影響空氣質素 途人易感不適<br>「熱島效應」市中心多熱5.5℃

影響空氣質素 途人易感不適
「熱島效應」市中心多熱5.5℃

【記者謝穎詩報道】綠色力量的研究顯示,在夏天由紅磡碼頭或大角嘴奧運站至佐敦彌敦道,氣溫相差高達攝氏五點五度,三個地點範圍內並出現「熱島效應」,即空中形成一個半圓形的熱氣團籠罩着,以中心的彌敦道最熱,空氣質素也最差,行人除了感覺特別炎熱外,呼吸和眼部都可能會感到不適。

半圓形熱氣籠罩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接受訪問表示,綠色力量去年夏天首次在港進行熱島效應研究,於八月十四日在九龍半島,由東至西量度區內氣溫,在佐敦道與彌敦道交界錄得氣溫達攝氏三十七度,紅磡碼頭是攝氏三十一度多,大角嘴近奧運站也約攝氏三十一度。但是,根據天文台資料,當日錄得全港最高氣溫只有約攝氏三十一度。
他續說,人煙稠密,加上建築物和道路的物料又會吸熱,令彌敦道一帶的氣溫特別高。在海旁地區,建築物較疏,散熱較快,因此,紅磡及大角嘴溫度較低。在這一帶地區的空中,熱氣積聚的程度有別,出現熱島效應,空中形成一個半圓形的熱氣團,籠罩着這些地區,紅磡及大角嘴的熱氣較少,彌敦道的熱氣最多。
同時,熱島內的地區,尤其中心點,熱氣籠罩會助長空氣污染,當本港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幾度,臭氧量可能高於環境保護署訂定的指標,即超過每立方米二百四十微克,會刺激人的呼吸系統和令人眼部感到不適。

應增加種植樹木
文志森說,今次熱島效應研究,顯示本港市區非常缺乏綠化地帶,政府應增加種植樹木,減低市區的氣溫和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