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先發制人 - 李怡

李怡專欄:先發制人 - 李怡

伊拉克宣布無條件接受武器檢查之後,安理會中的俄國、法國都表明聯合國毋須再提新決議案。中國立場較含糊,但也對伊拉克接受武檢表示歡迎。只是美國,仍呼籲安理會不要被伊拉克「愚弄」,美國與英國,向安理會提出新決議案,就伊拉克全面銷毀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訂出更嚴苛的時間表。美國並表明,倘若安理會拒絕了美英的新決議案,美國將援引聯合國憲章中有關自衞權的條款,片面對伊動武。
另外,布殊總統也向美國國會提交一份決議案草案,要求國會授權政府使用所有方式,包括全面性軍事出擊,以對抗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威脅。在美國當前有百分之七十的民意支持對伊開戰的情況下,預料未來兩周議案將會在國會過關。
俄國、法國以至其他反對美國單方面動武的人,都不會懷疑伊拉克總統侯賽因是個暴君,是獨裁者,甚至也會同意老布殊所說,侯賽因「十分可憎」。也沒有人懷疑讓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對人類社會是潛在的危險。但是,世界上的暴君不止他一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國內又缺乏民主監察機制的國家也不止伊拉克一國,是不是都要對這些國家進行先發制人的戰爭呢?
在美國輿論一面倒支持對伊動武的情況下,被稱為執政共和黨的外交事務教父的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表示,對伊拉克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只能是特例,絕不能變成通例,他的理由是:如果美國創下了未經挑釁就對潛在敵人發動攻擊的先例,那麼其他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完全可以基於同樣理由,甚至更充份的理由,以核武互襲。
「先發制人」的準則,是基於對手的意圖(敵意)與潛力,而不是有實際的挑釁行動,就先下手為強地驟然動武,這是絕不能成為國際準則的。
六十年代末,蘇聯曾因為中國發展核武器,對蘇聯有潛在威脅,因而考慮對中國進行所謂「外科手術」式的襲擊。但蘇聯就以徵詢美國時,被美國喝止,所根據的就是不能以對手的意圖與潛力,作為動武的藉口。試想,如果由於美國對伊動武,而使「先發制人」成為國際通則,那麼世界秩序必然大亂。北韓可因美、日或南韓的敵意,而向美軍在日韓基地發動先發制人的戰爭,中國也可以因台灣的分裂意圖而向台灣發動先發制人戰爭。所有存在敵意的國家,均可以對敵人的行為作出假設,然後先發制人地動武,國際和平還怎能維持?
美國上次攻伊拉克,是因為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年初攻阿富汗,是因為阿富汗窩藏了發動「九一一」襲擊的拉登。這次伊拉克並無具體挑釁,美國要攻打伊拉克,無論如何是違反國際通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