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日本參考售股經驗

內地日本參考售股經驗

盈富基金的誕生,可謂因緣際會,原本特區政府因為入市而被千夫所指,卻因推出這種對本地投資者來說意念新穎的場內交易基金(ETF),廣受歡迎,並成為外地參考的典範。
ETF可謂在美國首先誕生,由美國道富(StateStreet)於90年與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首先共同開發標準普爾存託證券基金(SPDR),亦是由道富首先為港府設計作為政府退市的機制。近年這種退市機制亦被用作減持日本銀行的相互持股。由於日本政府規定,2004年9月前銀行不能持有股票超過其第一級資本比率1%,故要設法沽售,但由於他們所持股份所屬公司不少為其借貸客戶,為免影響與這些客戶的關係,故想出類似盈富的方式減持,其中三菱銀行便將其持股以一個指數方式售予野村證券。不過他們未能完全分享ETF的成功之道,例如未能吸引新投資者及新資金進場,只是「塘水滾塘魚」。
中國內地亦正考慮以ETF方式減持國有股,不過由於內地國企對其資產估值的水平有不同意見,而且牽涉很多利益集團,故要時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