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壯漢中招 800人或要檢驗<br>馬灣登陸殺人蚊襲港

三壯漢中招 800人或要檢驗
馬灣登陸殺人蚊襲港

【本報訊】橫掃東南亞造成近三萬人染病近百人死亡的登革熱病終入侵本港!衞生署發現歷來首宗本地感染登革熱病及兩宗懷疑本地感染個案,三名染病男子均曾於馬灣珀麗灣地盤工作;登革熱透過白紋伊蚊傳播,當局亦承認若不採取措施預防蚊患,登革熱可能在本港擴散。當局呼籲六月一日後曾於該地盤工作或附近居民致熱線求助;估計受影響人士約八百人。 記者:翁煜雄

香港大學微生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稱,發現首宗本地感染登革熱病個案,顯示本港有白紋伊蚊已感染病毒,就算蚊不能飛離馬灣,但這三名人士血內或已有登革熱病毒,而當他們離開馬灣,回家或到其他地方,會將病毒傳播予其他咬他的蚊,變相將病毒擴散。

染兩種病毒可致命
衞生署疾病預防及控制部顧問醫生謝麗賢昨在記者會稱,本月十九日接獲一名二十一歲男子懷疑染登革熱病個案,至前日證實染上登革熱病,現時在屯門醫院留醫,情況穩定;因他於疾病潛伏期的三至十四日內未曾外遊,故證實為首宗本地感染個案。
衞生署及食環署日前派員到該男子於馬灣工作的地盤調查及進行全面滅蚊行動,在接觸過的近二百五十名地盤工人中,發現其中兩名二十八歲及三十八歲的男性工人,在九月初曾有登革熱病徵,檢驗發現其體內已有登革熱抗體,兩人最近無外遊紀錄,故列為懷疑本地感染個案,兩人均痊愈。
她說,病人分別居於元朗、大埔及黃大仙,當局亦在其住所附近滅蚊。她說,登革熱透過本港常見的白紋伊蚊傳播,病者一至兩周後可自動痊愈,但由於登革熱病毒共分四型,若人體短時間內被帶有不同型病毒的蚊叮咬,感染兩種或以上的登革熱病毒,可能惡化至登革出血熱症,嚴重者會致命。
謝麗賢說,此次登革熱源頭應在馬灣;由於雨季是蚊蟲滋生時節,她呼籲於今年六月一日或之後,即雨季開始後,在該地盤工作工人或附近居民,若曾出現發燒等病徵,應致電熱線29618966查詢。現時在馬灣村民約有五百人,另有三百多名當局未能接觸的地盤工人,約有八百人受影響。

可隨車船飛入市區
食環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何玉賢稱,白紋伊蚊飛行範圍只有一百米,感染了病毒的蚊也不可飛離馬灣;但他承認,人類的隨身物品或交通工具,都可以將蚊帶離該島。
本港今年共發現十宗外地感染登革熱病,九四年至今共有八十二宗,全屬外地傳染個案及已痊愈。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勞永樂說,登革熱傳播速度驚人,已感染病毒的白紋伊蚊可經母體傳染將病毒傳給幼蚊,而一隻雌蚊可於個多星期繁殖逾千隻幼蚊。他相信,由於馬灣人煙稀少,就算地盤積水都未必有居民投訴,會嚴重滋生蚊蟲,亦可能是因為澳門正爆發登革熱,而馬灣是澳門船隻來港途經之處,蚊隻或於其間由船上飛到島上。
對於以環保屋苑見稱的珀麗灣在開售初時曾吸引逾七萬人次到馬灣睇樓,勞永樂說:「如果俾感染嘅蚊針過都要小心,不過我諗機會唔會好大。」

世衞恐爆登革熱潮
世界衞生組織今年八月警告,今年全球將出現登革熱大疫潮,染病人數可能數以千萬計。在鄰近香港的多個亞洲地區包括澳門、台灣、馬來西亞、廣州等地也出現近年少見的登革熱疫情,至今有二萬八千多人染病,八十六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