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聯匯匯脫勾時機將至?

實戰理論:聯匯匯脫勾時機將至?

近日有關聯繫滙率脫鈎之討論再次甚囂塵上,各方人士積極發表意見,而特區政府亦表明歡迎社會人士繼續討論。雖然就此問題的意見莫衷一事,但總括而言,大家都同意脫鈎有助香港經濟復甦,但擔心脫鈎所帶來的短期震盪,更加關鍵的是誰人會有這般膽量去承擔揹黑鍋的風險。
拆聯滙跟售官股一樣,是將過往一些干預自由經濟市場的錯誤政策回復正常的措施,是修正被人為扭曲了的經濟狀況必須進行的步驟。所謂「長痛不如短痛」,愈快實施愈好。筆者過往的文章曾提及,港元必須大幅貶值,香港經濟才可望有救。
拆聯滙對民生引起最大的問題就是引致「輸入性通脹」(ImportedInflation),港元貶值會令入口貨價上揚,市民應有心理準備。但對普羅市民而言,只要我們工作賺的是港元,大家不用舶來貨,買電器用國貨,衣、食、住、行盡量減少用外國貨,所受的衝擊便可減弱。
當然,另一個拆聯滙最大的衝擊就是港元的信心問題,此一點是政府財金官員最值得關注的問題,若處理得不好,港元將再次成為國際大鱷提款的目標。這亦是筆者對拆聯滙最擔心的一個環節,因為脫鈎會令港元貶值,但若再加上大炒家的參與,貶值的幅度可能大於合理幅度,甚至乎低至極不合理水平而引起社會動盪。

兩年內將現黃金機會
雖然特首講明在其任內聯滙絕對不會脫鈎,但這一點筆者絕不同意兼且有所懷疑。筆者在投資市場之經驗累積,培養出一種慣性,就是從不相信政府官員之說話,一切的判斷皆依據客觀的數據及市場情況去分析。主要原因是官員的分析及評論必然有其職位上的限制及政治上的目的,明知經濟狀況差,也要穩定人心,減低社會動盪。
要拆聯滙,最佳的時機是美元疲弱,從過去半年美元的走勢判斷,美國經濟跌勢持續,美元仍會在未來一年步入熊市周期(見圖)。港元與美元掛鈎,故此會跟隨美元下跌,變相先行貶值。若等美元跌到差不多見底之時,再脫鈎所引起的短線衝擊便會最細。
若從筆者的政治觸覺去揣測,其實政府之財金官員對拆聯滙之議題仍在推敲之中。何有此言?大家有否記得財政司司長就任之初,已吹起聯滙脫鈎之揣測,不過市場反應過敏,才將事件淡化。但筆者相信財爺當時已非無的放矢,因為以其外滙界之專業年資,絕不會不發現到未來兩年的脫鈎「黃金機會」的。近期美元一轉弱,市場上又無端端出現脫鈎的討論,不排除又是一次政治上的試探,測試市場的反應。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