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是習俗;習俗這回事,每個地方不同,看閒情和民智。
祭月,最常見了;祭法有對月狂拜,有向披了鳳冠霞帔的雕像亂拜,也有備了元寶香燭火紅火綠地濫拜;正規一點的,還會貼一張木刻版印的「月光神禡」,備了餅食瓜果清茶斗香等,恭奉「太陰星主月光菩薩」。
我老母是原始人,家裏以前也祭月,在陋室裏臨窗用火猛祭,祭得煙霧瀰漫,毒氣沖天,為免祝融為患燒死整幢大廈住客,惟有明令禁止,剝奪老母的拜月權。
除了祭月,據說,台灣舊時有一種叫「聽香」的習俗,婦女在自家神像前焚香禱告,表明要卜問的事情,比方說,甚麼時候遇上有錢人?怎麼可以毒殺賤夫而不會招咎?台灣獨立有沒有前途等等,求得應走的方向,就拈香出門,或者靜立在院子裏「聽香」。
說是聽香,其實是聽人,聽人說閒話。總之,在路上聽到人語歌聲,都可以據內容卜測要知道的事情,然後,借器物問「神」答案是否如此。
怎麼問?大概各師各法。如果正在「聽香」的我身懷硬幣,路遇病態教徒慘叫:「賭波規範化,會製造病態賭徒!」再遇病態賭徒狂呼:「教會雞蛋化,會製造病態教徒!」這時候,我就可以設下遊戲規則:「公,是病態教徒有道理;字,道理撥歸病態賭徒。」這樣投幣問「神」,自然得出滿意答案。
祭月和聽香,多出現在民智未開的國度;民智開了,大家遇事都問甚麼塔羅牌,有病都戴各色水晶。「黃色電解石可以令你在中秋節遇上福星,從此無憂無慮直到腦幹死亡。」天天聽電台傳播這樣的話,我漸漸明白:這地方的民智,已到了不能再高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