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價值策略」佔「套戥策略」的比重不少。現時採取「相對價值策略」的對沖基金為數甚多,當中不少是採取單一策略而規模相對較小的基金。雖然這些「掛名」的套戥策略不能真正套取接近「零風險」的利潤,亦並非全無方法作風險管理,但基金經理必須清楚自己並非採用真正的套戥策略。投資於這類基金的投資者,自然亦須知所識別。
「掛名」的套戥策略風險較大,那麼,「真正」套戥策略的風險又如何?理論上非常之低,實質卻是另一回事。
一種貨幣於兩個市場在某一時間出現價格差異,出現套戥機會。這種套戥機會是真的,因為兩種資產完全相同。一間公司的股票價格與其發出之可換股債券之理論價格出現偏差,亦提供一買一賣兩種接近等同資產,套取套戥利潤的機會。若有關公司是大藍籌企業,則套戥活動涉及的信貸風險相當之小。
然而,之前已提及,愈是「穩陣」的套戥機會,其價格差異容許之利潤亦會偏低,對沖基金若要賺得多,便無可避免要提高槓桿比率。但市場之深度未必足夠,若要勉力進行,便得倚靠「度身訂做票據」。一旦出現問題,往往都是災難性的。過往提過這是對沖基金的死穴,其實亦是套戥策略的死穴。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