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港珠澳大橋 配合西部貨運發展<br>中央允研究西岸通道

包括港珠澳大橋 配合西部貨運發展
中央允研究西岸通道

【記者上海報道】中央終於同意與香港共同研究類似港珠澳大橋的珠三角西岸通道,因為來自廣東西部及中國西南部的貨運量,在2020年將會倍增,至1400萬個標準箱,香港必須增加配套,保持貨運港優勢,預期今年底前會有研究結果,明年初會諮詢公眾。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與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昨日在上海完成內地與香港大型基礎設施第3次協作會議,曾蔭權會後宣布,雙方已同意開展建設「香港和珠江三角洲西岸陸路運輸通道」的研究。
曾蔭權稱:「廣東東部如深圳、東莞、惠州等地區,經濟發展已達較高水平,連接香港的運輸網絡也有相當進展,預計今後集裝箱的運量會平穩發展,但未來粵西和中國西部地區,則會有大量的集裝箱經香港運去國際市場,所以要充份發揮香港航運中心優勢,加強珠三角西岸與香港的陸路運輸通道是有必要的。」
他說,希望可於年底完成研究,雙方會進一步作具體研究,其中包括實施模式、融資及實施時間表等。規劃署署長馮志強較早時透露,港府將於明年初諮詢公眾,最快要7、8年後才能成事。
張國寶被問及過去中央反對興建伶仃洋大橋(同為合和主席胡應湘提出),何以現時又支持類似計劃?他說:「只要任何有利於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經濟繁榮的建議,我們都在認真研究。」

西部集裝箱料增近倍
港府發言人表示,根據內地官員提供的預測數字,來自粵西及中國西南部(如四川或雲南)的集裝箱,將由現時每年的750萬箱,增至2020年的1400萬箱,增幅達87%。
港府消息人士表示,珠三角西岸通道其中一個可能性就是港珠澳大橋,但在完成研究前,不宜以此定案,因為除了胡應湘的提議外,現時社會上尚有多個類似方案。

粵港客運縮至一小時
另外,曾蔭權日前否認是次會議議程包括港珠澳大橋並非托詞,在議程內實沒有這一項,只是會議屬下的港口與物流規劃小組報告中提出的討論,也沒有局限於港珠澳大橋一個建議。
在建設廣深港高速鐵路方面,廣深港鐵路規劃小組的雙方專家達成初步共識,比較不同路線後,已商定「廣州東-深圳-香港」及「番禺-深圳-香港」為較可取方案。下一階段再深入研究哪個方案較切合快速鐵路需求,及帶來最高客運和貨運回報率。
曾蔭權表示,目標是將香港至廣州市中心的客運時間由現在的100分鐘縮短至60分鐘內,與廣州市形成一個一小時生活圈;同時間,將香港與國家的的鐵路網絡連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