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形勢 時機最佳 輿論護航<br>趁港經濟低迷京推出惡法

評估形勢 時機最佳 輿論護航
趁港經濟低迷京推出惡法

【本報訊】港府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諮詢在即,由於預料社會反應強烈,中央政府駐港機構已緊急動員本港各親北京組織,準備發動大規模輿論攻勢,大量發表文章及言論,以示民意支持立法;而北京高層評估認為,現時是為二十三條立法的最佳時機。 記者:黃漢軍

據有線電視昨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稱,北京當局最近進行評估,認為回歸五年後,港人對國家認同感已提高,對立法禁止分裂國家及顛覆等行為爭議不大;同時香港現時經濟低迷,港人關心經濟遠多於政治;此外,實施高官問責制後,政府內部已沒有反對聲音,因此可以放心着手進行立法。

列明可供抗辯理據
據了解,本港不少親北京社團較早前已收到中聯辦指示,要求他們在立法諮詢期開始後,積極向傳媒發表文章及言論,與民主派爭奪民意和輿論。
另方面,港府高層近日也不斷向外放風,希望減低傳媒和社會對立法的疑慮。有線電視昨引述港府消息人士強調,政府不會因為「連續發表」言論而被入罪,除非這些言論「引致或激發暴力行為」,才會構成犯罪。消息還透露,即將發表的諮詢文件內將會列明一些可供市民抗辯的理據,包括如果發表的言論旨在糾正政府錯誤,以合法途徑爭取改變政府政策等,不會被入罪。
港區人大代表馬力相信,港府已就二十三條立法的量刑及法律具體草擬問題,事先取得中央的意見,但他擔心若諮詢文件中某些內容引起社會太大反彈,需要作出修改,港府是否有能力再說服中央接受。

不能單純以言入罪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強調,立法絕對不可單純以言入罪:「如果言論冇暴力嘅元素,無論主張幾極端,或者領導人唔鍾意,都唔應該構成犯罪。」身為大律師的民主黨主席李柱銘也表示,港府對「講嘢有罪」的傳聞作出澄清是好事,但他反問,涉及暴力行為的犯罪在現行的《刑事罪行條例》已有規範,又何需另立新法呢?
此外,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及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等二十多個民間團體,明日將發動遊行,要求政府修改《公安條例》,停止打壓市民和平集會示威權利及反對二十三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