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細菌軍遺址申列文化遺產

日細菌軍遺址申列文化遺產

中國計劃向聯合國申請,把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秘密建立的細菌實驗室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該實驗室曾用至少五千名中國、蘇聯和韓國人做活體解剖和細菌實驗。若申請獲接納,這將是繼波蘭的奧斯維辛迫害猶太人集中營,以及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地「廣島和平公園」後,全球第三個二次大戰戰爭罪行的文化遺產。

平房區區長石嘉興語氣堅定的說:「儘管申報工作漫長而艱難,但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讓這個具重要價值的遺址成為全人類的遺產。」
石嘉興說,目前正從兩方面着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的工作。其一是要保護好原址原貌,給參觀者真實感覺,體現遺址蒼凉、悽慘的沉重氛圍;其二是要做一些補充性工作,如遺址說明牌將採用中、英、日三種文字,遺址總體說明牌將與各遺址說明牌格調一致。此外,正考慮在遺址內適當位置設立殉難者碑、供詞碑和謝罪者碑三處人文景觀。供詞碑上將刻有七三一部隊相關戰犯及隊員供詞,使其成為七三一部隊罪惡歷史的鐵證。他說,遺址完全符合「特殊的歷史事件對人類的影響」這個聯合國教科文組成定下的標準。
侵華日軍細菌戰與毒氣研究所所長金成民也表示,日軍七三一部隊遺址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是理所當然的。他說:「七三一遺址是中國獨有的歷史文化資源,應該真正成為中國愛國教育基地及世界反法西斯教育陣地。」

五千人被迫做「白老鼠」
日本軍醫大尉石井四郎一九三五年在哈爾濱市平房區設立細菌戰實驗基地。資料證實,這支部隊在此後長達十年的時間裏,瘋狂研製鼠疫、傷寒、霍亂、炭疽、結核等各種病菌,並利用至少五千名健康的中國、蘇聯和韓國的抗日人士和平民,進行各種活體解剖和細菌培養等慘無人道的實驗。 新華網

731部隊在華暴行
‧在中國至少設立二十三個細菌實驗室,培植傷寒、霍亂、炭疽、鼠疫、副傷寒、結核等細菌;
‧用了至少五千名中國、蘇聯和韓國人進行細菌實驗;
‧日軍以「七三一部隊」製造的細菌,毒殺二十七萬無辜中國平民。
資料來源:本報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