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成為香港亞運代表,理應感到光榮和驕傲。但是,若然記起四年前港隊在曼谷亞運,兩場賽事共吞十一隻光蛋的慘烈情況,作為一個職業球員,如有選擇餘地,今屆釜山亞運你會否再接受挑戰?這問題對於曾是過來人,及對香港足球未死心的丘建威來說,答案來得簡單──「有得踢亞運點解唔踢。」 文:李勇明
「阿丘」笑道:「如果政府可以多啲資助亞運隊備戰,唔使我哋倒貼打波就最好啦。」
今年五月,香港亞運隊教練黎新祥致電丘建威,問他有沒有興趣以「超齡球員」身份,帶領二十三歲以下足球代表隊出戰釜山。當時剛在漫長球季助南華奪得三料冠軍、身心已非常疲乏的丘建威想也不想,便答應了黎新祥邀請。
六月份世界盃期間,「阿丘」除了忙於為報章寫專欄及擔任電視台嘉賓主持外,每周也要抽時間投入亞運隊操練。他說:「試過有一日朝早要練習,中午返電視台,夜晚重要寫稿。朋友問我,『咁辛苦為乜?』我當時就攰到唔知點答佢好。」
炎炎七月,正當南華隊友紛紛出外旅遊度暑假,「阿丘」卻要隨亞運隊往歐洲斯洛伐克集訓兩周。
回想這次歐洲之旅,他最有印象是昂貴的長途電話費。「當地手提電話漫遊每分鐘十五蚊,喺嗰邊兩個禮拜嘅電話費差唔多兩千蚊,集訓前足總每人派一千蚊零用錢,連打電話都唔夠。」
事實上,入選亞運的代表每月獲足總二千五百元津貼,「阿丘」說:「相比七、八年前嘅待遇,今次津貼其實算少。嗰時踢一場波,贏咗有成萬蚊收入;但係今次亞運幾個月加埋先得萬零蚊。部份隊友月薪得幾千蚊,踢港隊嘅津貼對佢哋真係好重要。」
與一班年輕球員相處了幾個月,「阿丘」自言期間曾有在斯洛伐克捧「蛋」的不快經歷,也有在大球場賽和紐卡素青年軍的高興時刻;對於這班香港球壇接班人,「阿丘」有以下評價:「我覺得佢哋對足球好有熱誠,就算付出同收入唔成正比例,呢班後生仔練波依然咁努力。佢哋目前嘅缺點就係冇乜國際賽經驗,相信呢個亦係黎Sir搵我嘅原因。」
「同班後生仔一齊踢亞運,感覺同四年前唔同,至少,我覺得今次大家都係一條心去踢。自己踢得好輸畀人唔緊要,但絕對唔可以輸畀自己。我有咁嘅諗法,可能係我對香港足球重未死心啩。」丘建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