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以來過着「有得震、冇得瞓」非人生活的五十歲柏金遜症病人吳榮釗,日前在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一眾善長的捐助下,終能籌足善款進行深部腦刺激手術,植入兩條微型電極控制震顫情況,醫生預計他可於數月內大幅改善活動能力,甚或重投社會工作。
九月十二日大清早,剃光了頭及鑲上鋼架的阿釗先被送去接受磁力共振,以便確定腦內需要進行電極刺激的部位。經過反覆嚴密的檢查及計算後,手術在下午正式開始。
阿釗在手術前曾對記者表示:「我心情好緊張,不過唔係驚做手術,我對醫生好有信心,只係因為得一次機會,唔知結果會點,有啲擔心。」
是次手術由五名腦內科及腦外科醫生一同操刀,當中包括阿釗的主診醫生梁顯信及潘偉生教授。
梁醫生先替阿釗的頭蓋骨作局部麻醉,然後在其頭骨兩邊分別鑽開一個直徑約十四毫米的小孔,再在電腦導航定位系統的協助下,將電極插入腦下丘找尋「病灶」。其間躺在手術床上的阿釗完全清醒,以便醫生從他的身體反應得知電極是否刺激在正確的部位上。確定位置後,梁醫生便將兩個微型電極植入腦內。最後,醫生替阿釗進行全身麻醉,然後切開其右胸皮層,植入調節器,約八個小時的手術終於順利完成。
梁醫生表示,預計阿釗需要留醫一至兩星期,其間會替其調校電流及藥物份量,兩至三個月後效果才會逐漸顯現。「以往接受過同類手術嘅病人之中,七成以上可以食少一半藥物,甚至有人完全唔使食藥同出番嚟做嘢都得。」
五年多前患上柏金遜症的阿釗,近年來病情迅速惡化,出現手震、四肢僵硬及動作遲緩等綜合病徵,病情迅速惡化。醫生遂建議他進行深部腦刺激手術,利用植入腦內的微型電極產生的電流控制顫抖情況。然而吳家四口,包括兩名在學子女,只靠吳太任職醫院庶務員的收入維持,難以負擔約十六萬元的電極儀器費用。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遂於月前替他籌款,獲善長熱烈回應,瞬即籌足款項。
「真係好多謝善長捐錢,等我可以咁快實現做手術願望,我期望手術之後照顧到自己已經心滿意足,當然最好可以出番嚟做嘢,唔使太太捱得咁辛苦。」阿釗說。
捐款編號:C0543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