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那個官逼民反的時代,有些人即使只會雞鳴狗盜也注定要上梁山的一樣,在這個歌舞昇平的社會,某些人雖然沒有明星相,他也能在娛樂江湖裏橫衝直撞,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來。這樣的人,老輩人有一句話,叫「那是天上有星的」。
這「明星相」,指的可不是相貌。吃明星飯的,相貌固然比才華重要,可是,「星味」卻在這兩者之上。「星味」這種東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它也許在舉手投足之間,也許在片言隻語甚至一個眼神之間,講的只是一種感覺。這感覺,是每一個人天生俱來的,任何藝員培訓班都培訓不出來。否則,紅燈區裏的很多小姐都可以當明星了。
特別的例子,是這個人已經是明星了,可不管你怎麼看,他就是一點明星味都沒有,甚至你還會生出「這人怎麼能當明星」的疑問來。
在大陸歌壇有着「亞洲天后」之稱的那英,原籍東北瀋陽,1988年參加全國流行歌曲大獎賽出道至今,在歌壇上已屹立14個年頭了。按說,那英人長得也還可以,歌也唱得不錯,該有的緋聞也有了,是大陸女歌手中少有的能成功打入港台歌壇者,特別是台灣創作歌手袁惟仁為她而寫的《征服》一歌,更是征服了萬千華人歌迷。
可是,這麼多年來,隨着那英日益走紅,她身上那股「土味」也日益顯眼起來。你橫看豎看,不管她的包裝如何新潮,也就是一個在菜園裏澆水的東北大嫂。有人還總拿她跟王菲相比,王菲身上那濃得化不掉的「星味」,豈是那英及得上的?
倒是一直跟那英龍虎鬥的田震來得實在些,她自知沒有「星味」,一直老老實實走實力派的路子,不玩偶像作派,反而贏得了歌迷的尊重。
也許,這就是命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