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的財政赤字持續增加,加上不少分析亦提出聯滙的缺點,故近日市場均猜測聯滙有否脫鈎的機會。不過,相信在現時本港整體市勢不穩定的情況下,脫鈎的機會應不大。
我們經常質疑貨幣發行局制度令到本港失去貨幣政策的自主權,無可否認,港美經濟周期不同,為了實行貨幣發行局制度而硬要跟隨美國的息口政策,結果使到本港經濟不是過熱便是過冷。港元與美元掛鈎,相對區內貨幣幣值持續偏高亦損害本港的競爭力。不過,香港是一個細小而且極度開放的經濟體系,出入口活動對幣值變化的敏感程度十分高。因此,在現時經濟疲弱的環境下,貨幣政策自主權所帶來的好處,未必能夠抵銷滙價波動所引致對經濟造成的負面打擊。現時市場對經濟看淡,更改聯滙制度很易引發信心問題。
在市場信心不穩定的情況下更改聯滙必定會引致港元價值下跌,雖然港元幣值下跌中長線可提升本港競爭力,但短線將會大幅推高入口物價,引發惡性通脹,這樣本港的生活成本不但未能降低,反而進一步上升。再者,不少本港的出口活動均要靠外來進口原料,故港元下跌反而會引致成本上升。來自中國的轉口活動差不多佔本地出口近90%,貨幣價值下跌對刺激出口的直接作用未必太大。目前本港經濟面對的問題是結構性轉型問題,港元高企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令到本港缺乏競爭力,長遠而言,本港經濟應從改善增值能力方面入手,聯滙的改變亦應選擇在經濟穩定時進行。
網址:
鄧聲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