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請帶頭爭民主!

陳太,請帶頭爭民主!

社區組織協會主任 何喜華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離別官場一年多,日前出席中大崇基學院周會時,高調地鼓勵香港市民要主動積極向北京爭取特區應有的民主,提出港人自身的訴求,否則現時享有自由民主也不是理所當然地永恒不變。陳太之言,可謂言中有物,還有兩個星期,她便正式脫離公務員生涯,若她真是一走了之,不問政事而獨善其身,實在極為可惜,亦是港人一大損失。

政務官意興闌珊
陳太在官場闖蕩逾四十年,對香港社會政治經濟、官場文化、政治世情均瞭如指掌;眼見本港民主步伐停滯不前,特區政府施政及取勢處處看北大爺臉色,只要中央說一,特區不敢說二,為官多年的她必甚為氣結。眼見新推出問責制後,問責官員先是苟且偷安卸責,及後受群眾壓力又狼狽道歉,也忍不住言加訓斥。現時辭官歸故里,仍不忍董建華政府斷送特區的高度自治精神,自言也看不過眼,建議港人要努力爭取民主。
陳太揚言要找一些北京百分百相信的人作說客,游說中央政府,否則難以在本港推動民主。陳太雖明言自己不是適當說客,暗示北京不太信任她,但若一走了之,不是太浪費嗎?
自問責制推出後,政務官有感在官場中武功盡失,以往制訂政策的角色亦已名存實亡,政府雖揚言政務官是公務員隊伍中的重要骨幹,堪稱為社會精英,負責平衡各方利益,但掌管制訂政策權力的日子已不復返,既然時不與我,不少政務官均拂袖離場,仍留在官場中的,只會識時務地作應聲蟲。早前有負責房屋事務的高級官員便曾表示,他日若傳媒發現其意見與問責局長不一致時,只會有兩個可能,不是記者聽錯,便一定是他說錯。政務官被動及窘迫之態,可見一斑。既然如此,要在建制中推動民主可謂天方夜譚。
陳太既然鼓勵港人努力爭取民主,何不主動聯同在官場中已意興闌珊的政務官,在港另組政黨,影響特區政府施政?陳太在官場多年,早已建立廣泛人脈關係,形象正氣討好,被譽為香港良心,在官場推崇備至,加上熟悉政府政策,對評估社會形勢駕輕就熟。若她能在鼓勵港人爭取民主之時,自己也身體力行,號召有心有力的政務官籌組政黨,推動本港民主改革,必有一番作為,相信對本港日後民主發展務必舉足輕重,影響深遠。

造就下一代發展
據了解,陳太已為退休後訂出四項大計,包括興辦小學和中學,甚至每星期返回母校與學生交流,其目的也是作育英才,令下一代能在理想的環境下成長。然而,眼見現今本港民主進程舉步維艱,對未來主人翁的發展影響亦為深遠,陳太會否將組黨也納入日後大計之一,為下一代造就有利的社會條件,繼續為香港市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