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領域:<br>煲蠟灼傷須沖水10分鐘

健康領域:
煲蠟灼傷須沖水10分鐘

每年中秋,總有不少煲蠟傷人的新聞,當中樂極生悲以致毀容、殘廢甚至送命的大有人在!更甚是不少人被灼傷後不知如何處理,令傷勢更加嚴重。雖然煲蠟是犯法的,但萬一真是遇上受傷問題,我們應冷靜對待,例如最簡單的凍水沖洗10分鐘,也是救人的好方法!

記者:梁佩芬 攝影:陳智良
鳴謝:聖約翰救傷會訓練主任潘啟枝ImageGirl:Ivo

搶火燒傷 可窒息死亡
一些愛玩煲蠟的人,最鍾意用水灑向正在煲得沸騰的熱蠟,引起「搶火」;這會使圍觀的人都被火燄燒傷,烈火猛烈燃燒面部及身體。這時,除會有深層燒傷情況外,搶火同時會產生大量熱空氣,瀰漫於四周,圍在四周的人都會吸入這些熱空氣,流入內呼吸道,引致氣管及咽喉腫脹、阻塞氣道,造成窒息死亡。

燒傷肌鍵 減活動能力
煲蠟不但令皮膚灼傷留下不滅的疤痕,如燒傷手、腳部位,可能會破壞肌鍵組織。就算痊愈後,關節活動也遭受破壞,可能連攜帶東西也有問題,對日常生活影響甚深,更恐怖的是,如燒傷過多關節部份,會引致身體傷殘。所以,勿以為玩煲蠟只是破壞地方環境清潔、輕微燙傷等小問題,一不小心不但玩火者會致命或終身殘廢,甚至影響其他圍觀的人也同時遭殃。

沖洗勿對準傷口

1.搶火
若不幸遇上搶火時,我們應撲滅傷者身上的火,應用凍水將傷處降溫,保持傷者氣道暢通呼吸正常及定時檢查其呼吸脈搏,等待醫護人員到來,送往醫院急救。

2.溶蠟
如不慎被蠟滴到皮膚上,可能會令皮膚灼傷,造成表面灼傷或中層灼傷。我們應先保持冷靜,繼而讓身旁朋友幫助,做一些簡單的急救及處理傷口。

急救步驟:

1. 不慎將溶蠟滴在身上,為防止繼續灼傷,應立即遠離其他熱蠟。

2. 用凍水沖洗傷處10分鐘或以上,令受傷部位降溫,以減少熱力滲入皮膚內層,加深傷害。但不應以太強水柱直接沖洗傷處,應將水從傷口上方慢慢向下流。如沒凍水,可用任何凍飲如汽水、果汁等。

3. 沖洗同時,可隨水除掉身上的所有飾物,尤其金屬品,可防止其熱力下滲入皮膚。

4. 當傷口降溫後,溶蠟可輕輕隨水脫落。

5. 可以用乾淨的紗布、手帕等非絨毛性布料吸乾水份,覆蓋傷口,免被細菌感染。

6. 用膠布紮布料時勿太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7. 盡快求醫。

45℃以上都會灼傷
聖約翰救傷會訓練主任潘啟枝說,溶蠟滴在皮膚上,看似不會有太大傷害,其實身體組織被加熱至45℃就會產生灼傷。而溶蠟一般都高於45℃,都會看成灼傷。在處理灼傷的傷口時,我們不應做以下事情:

1. 不要強行擦去皮膚上的溶蠟,否則可能加深傷勢,只要用凍水沖洗,蠟便會自動掉落;
2. 不要塗上燙火膏或其他油劑,如牙膏、豉油、燙火露等;
3. 不要刺穿水皰;
4. 不要讓傷者在地上滾動;
5. 不要讓傷者走動。

灼傷種類
灼傷可由高溫、電流、化學物品引起。灼傷愈深留下疤痕的機會就愈大,另外,灼傷時傷口並不是太嚴重,但後來因為發炎引致傷口加深,就有可能留下疤痕。
1.表面灼傷:腫痛、傷及表皮淺層。
2.中層灼傷:紅、痛、水皰、傷及真皮。
3.深層灼傷:不痛、蒼白或焦黑狀,傷及皮下組織。

煲蠟犯法 可監禁14天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本月二十至二十二日(即迎月、賞月和追月)三天,將調派三千人次到各康樂場地視察,票控煲蠟人士。任何人士在康文署轄下遊樂場內、房屋署轄下所有屋邨範圍內及在郊野公園,將蠟燃燒或熔化或將任何液體灑在或潑在熱蠟之上、燃放孔明燈等,導致或可能導致任何人受傷或任何財產受損,均屬違法,違例者一經定罪,會被罰款二千元及監禁十四天。

衞生署預防燒傷及防火方法熱線:283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