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經濟陰霾依然未散 - 盧峯

蘋論:經濟陰霾依然未散 - 盧峯

失業率終於下降了!這個消息對一般市民來說是個難得的好消息,因為自去年初開始失業率就持續上升,讓愈來愈多市民加入失業大軍的行列;現在失業率有見頂回落的迹象,意味失業的情況有機會穩定下來,這怎不是個好消息呢?

難得的報喜機會
而對特區政府特別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先生來說,失業率掉頭下降更是近一年多來罕有的「報喜」機會。誰都知道,自梁先生在去年五月出任財政司司長以來,本地經濟一直了無起色,市民看到的是一浪接一浪的經濟噩耗;這一次居然有好消息公布,難怪梁先生也禁不住要親自主持有關的新聞發布會,並不忘指出政府改善營商環境是導致失業率下降的原因。梁先生這種迅速報喜的態度跟他及其他政府財金官員在仙股事件中遲遲不肯承擔責任的態度實在有天壤之別,我們希望梁先生及特區政府其他主要官員除了懂得勇於「報喜邀功」外,更要懂得勇於承擔事故及政策失誤的責任,以免再出現像仙股股災那種不斷左推右托、不斷卸責的情況。
八月份失業率下降無疑是個好消息,但這只是年多以來失業率的首次回落,並不足以說明就業市場已開始轉勢,更不意味香港經濟已走出困局。事實上我們認為,外圍經濟稍為好轉加上本地工人工資大幅下調才令僱主比以前較樂於聘用工人,令新職位有所增長。然而工人工資再大幅下調的空間已不多,加上外圍經濟的不明朗因素正在增加,短期內香港失業率要明顯回落並不容易。
應該看到,美國經濟在今年首季大幅反彈後便無以為繼,第二季以至第三季的增長都處於似有還無的境地;聯儲局上周發表的經濟景氣報告書或稱「褐皮書」(BeigeBook)也表示大部份地區的經濟活動都沒有多少增長;換言之,美國經濟已無法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包括香港經濟復甦的火車頭。

受美伊戰事影響
歐盟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更瀕臨衰退的邊緣,要它增加吸納出口刺激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在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在歐美經濟積弱無起色的情況下,香港經濟及出口怎能有大幅改善呢?更可怕的是中東地區正處於戰雲密布的階段。伊拉克政府雖然表示願意無條件讓武器調查團入境,但美英兩國政府是不容易就此罷休的。只要美國政府堅持要推翻薩達姆政權,開戰的機會依然非常大。而一旦開戰,油價急升是無法避免的事。七十年代全球經濟經歷兩次嚴重衰退,都是由於油價急升引起;若果中東在短期內開戰,油價再急升,全球經濟將可能像七十年代那樣再次陷入衰退,到時候香港能獨善其身嗎?
(圖)失業率回落,難怪梁錦松司長也禁不住要親自主持有關的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