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即將落實公立醫院急症室收費前,政府與醫管局仍就新收費的入帳問題爭持不下。據了解,由於急症室收費屬新增收費,不在現有的政府收費之列,醫管局期望可開先例,把急症室未來每年近二億元收入撥歸醫管局帳目之下,幫補醫管局財赤,不像其他政府收費一樣上繳庫房。 記者:陳廣慧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擔心,此例一開令其他公營機構仿效,結果「諸侯各自搵錢,中央庫房空虛」。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將在年底前,向立法會提交改革公營醫療收費架構的諮詢文件,並在明年初率先推行急症室收費。
醫管局方面估計,若把急症室收費訂在一百元的水平,預計有一成非急症病人會轉用其他醫療設施,以上個財政年度急症室求診人次約二百四十萬計算,實施收費政策後,醫管局每年將節省一億四千萬開支;同時增收的急症室收費,則帶來近二億元收入,即使醫管局為長者及領取綜援人士提供優惠,收入也超過一億元。
由於急症室收費是新增的收費項目,不在政府凍結收費的名單之內,理論上毋須經立法會通過,而醫管局也期望以此紓緩財政壓力。
不過,醫管局的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因為政府內部有意見認為,醫管局下年度約六億財赤,相對政府四百多億赤字而言,實在小巫見大巫;而且政府也不希望為醫管局開先例,擔心一旦容許急症室收費在醫管局入帳,未來增收的藥費或其他費用,將難以歸入「大水塘」。
據了解,楊永強目前仍在醫管局主席梁智鴻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之間周旋,務求得出雙贏方案。
身兼醫學會會長的勞永樂直言,擔心先例一開,其他公營機構會有樣學樣,各自引入新收費減輕財政壓力:「𠵱家唔只楊永強唔夠皮(資源),個個政策範疇都減一點八,個個都諗緊點樣搵多啲錢,第日周圍都有新收費咁點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