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伊拉克同意無條件讓聯合國調查團入境、以及盈富基金(2800)終止持續發售機制影響,港股昨顯著上升,恒生指數升超過200點。不過,有證券界人士認為,盈富對市場的真正影響可能與一般投資者所估計的有出入,故即將停售僅會造成心理影響,港股短期內大升機會很微。
外滙基金公司前日宣布,第4季盈富基金推出後,將把餘下未出售的官股撥歸外滙基金作長期投資,加上亞太股市受伊拉克態度軟化的刺激而普遍造好,港股大幅反彈,33隻成份股只有恒隆地產(101)及電視廣播(511)下跌,恒生指數昨收市報9707.25點,升202.12點,成交額65.55億元;即月期指收報9715點,輕微高水8點,成交合約22775張。
不過,瑞銀華寶港股策略員陸東說:「盈富一直是餵給大戶,俾他們套戥,唔覺得(事件)對市場有影響。今次唯一的訊息是,這是盈富最後一次,係好影響。」他認為終止盈富的持續發售機制,只會造成心理影響。至於昨日港股回升,他說主要由於美股喘定,加上港股在連跌多日後出現技術反彈。
中銀國際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何綽越於報告中,不認同終止盈富的持續發售機制,可消除市場對每季推出盈富基金的壓力。他指出,由於餘下的515億元官股組合撥給外滙基金作長期投資,市場未來仍需面對沽壓。
所羅門美邦亞洲區主席梁伯韜則表示,終止持續發售機制屬正面消息。另外,他指出,看不到現時三層監管架構(包括上市審批權由港交所獨立的上市委員會掌握)存在重大問題,但港交所在新上市公司的標準及要求方面,可再作改善,但目前評論證監會會否收回港交所的公司上市審批權及監管權,仍屬言之過早。他又認為若港交所閒置現金過多缺乏出路,可將之派回股東,不一定非要入股其他交易所,因即使不入股,交易所之間也可有業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