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僭建上蓋影響衛生

住宅僭建上蓋影響衛生

在觀塘月華街發生露台倒塌、釀成一死兩傷的意外後,樓宇僭建問題再引起關注,尤其屋宇署在處理僭建問題上的進度。西環均益街安發大廈一業主投訴,其下層單位業主,未按屋宇署今年四月發信通知,清拆僭建物,他向屋宇署投訴,但屋宇署以有關僭建物沒有即時危險為由,不會優先處理。

葉先生二十多年前於西環均益街安發大廈購下現時的單位,居住至今,他於十多年前在廚房外非法加建露台,今年四月收到屋宇署通知後,馬上將僭建露台清拆,但樓下單位未按屋宇署通知,清拆僭建平台上蓋,以至平台上蓋堆積垃圾,孳生蚊蟲,影響環境衞生。

下層污水滲入上層
葉先生憶述說,他二十多年前剛遷入安發大廈單位後數年,下層單位業主便在兩邊平台加建上蓋,五百呎單位變成超過一千三百呎大屋,但一直沒人理會。至近年有關僭建物倒塌事件頻生,大家才意識到僭建造成的危險性。
但自他將僭建露台清拆後,其下層單位僭建上蓋去水出問題,污水滲入其屋內。「以前有我哋個露台遮住,𠵱家無咗,佢哋為避免天花漏水,竟然將個露台上蓋屋頂加高七吋,連我屋企啲渠都比佢哋遮晒,𠵱家廁所同廚房都去唔到水!」
葉先生的單位原正進行裝修,工程亦因此被迫停工,舉家另覓地方暫住,他多次向下層業主要求拆除僭建物,但一直不得要領。他向屋宇署投訴,但屋宇署稱,有關單位的僭建物沒有即時危險,不會優先處理。
葉先生直斥屋宇署做事「慢吞吞」,他盼當局可正視問題,加快處理僭建物。

列非優先處理類別
屋宇署發言人表示,安發大廈是去年大規模清拆行動的目標大廈之一,今年初已發信有關業主,要求自行清拆外牆僭建物。而有關之僭建平台上蓋,由於對樓宇結構未造成即時危險,所以被列為非優先處理類別,但並不代表它是合法,屋宇署會將此等平台搭建物記錄在案,日後再作檢討,若情況有變,會考慮採取適當行動。

意見--屋宇署應盡快取締
立法會議員(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劉炳章稱,非法僭建物未經過入則審批便興建,無論於排水、負重、防火等方面均可能未符合標準,再加上如僭建物年代久遠,危險性更大增。他認為,屋宇署實應盡快就僭建物採取行動,長遠而言,應如強制性驗車般,強制業主於一定時間內驗樓,以確保安全。
(○八二三二三)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