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議去齋舖,一定會俾人笑老土,事關坊間的舊齋舖來來去去都是一套板斧,兼且油多、味精重,實在難以討好年輕人。但隨着素食潮流逐漸普及,新式素菜以變化多端殺出新血路,就像以摩登素菜於尖沙嘴闖出名堂的素食一家,開業不過一年,近日於同區再下一城,進一步宣揚素食文化。翻開菜牌,越南生蠔、非洲雞、大千牛肉、印度咖喱,來自世界各地的菜式應有盡有,味道與口感俱做到形神俱似,令人不經意以為走錯地方!
記者:尹珊珊 攝影:周旭文
要做到清心寡慾談何容易,習慣吃肉的人,都難以適應全素宴的清淡口味,所以一些似肉非肉的大豆製品,便成了不可或缺的代替品。像這道自加拿大訂購回來的煙肉卷,無論味道和外形皆模仿得極為傳神。至於菜名中的斯里蘭卡,其實是指以該地香料製成的咖喱汁,特點是加有白豆粉、綠豆粉等香料烹調,並不含大蒜和洋葱,伴上金菇煙肉卷同吃,發揮提香和提味的功效。
老闆張先生經常強調要用靚貨,就以這個日本有機溫室南瓜為例,來價都要二、三十元,再加入其他配料,擺明車馬益街坊大特賣,一日平均可以賣出三十至四十個。做法是將南瓜起肉,蒸至腍身後攪拌成茸,混入忌廉和奶煮成南瓜湯,並加入生南瓜粒、素蝦粒、素花枝粒及日本素翅,增加口感,最後將煮好的南瓜湯倒回挖空了的南瓜盅內,待有客人order時原盅蒸熱。由於這個南瓜翅盅的製法甚花工夫,故必須要事先預訂。
在素菜館吃生蠔並非天方夜譚,事關現時的素菜經已做到幾可亂真的地步,就像這個越南生蠔,仿真度達九成,難怪會令人難分真偽。其實,所謂炸生蠔是店子以大豆秘製而成,再以帶羶味的紫菜茸營造出生蠔的味道,成功令食客像吃肉卻實際並非是肉,又沒有犯上齋條規條,如此聰明而有心思的做法,實在令人不得不佩服。
老闆張先生可謂對咖喱情有獨鍾,愛其可塑性高,只要將香料份量加加減減,即可炮製成獨特的咖喱。這兒的日本咖喱加有黃薑粉、芋頭粉、山藥等香料,帶濃濃的咖喱香,卻不會辣口嗆鼻,配搭鮮冬菇、甘笋、粟米仔、薯仔、青瓜、毛茄等雜菜,再綴以紫菜絲、炸薑絲和日米炒米,誰也搶不了誰風頭。
店中的素肉除了會從外國引入外,亦會由店子自家研製,例如這個用大豆粉、地瓜粉、西芹莖、冬菇腳等製成的素雞球,吃起來既有肉的質感,又不怕肉滯。將素雞肉切粒後,連同紅腰豆和青瓜粒,以Wasabi、黃芥末、淡芥末和生芥末製成的醬汁炒至香噴噴,四種辣度的芥末,便締造出四種層次分明的味道。
乍看與坊間的意式菠菜寬條麵沒兩樣,但其實內有乾坤。這兒的麵條是老闆專誠找來老師傅人手製造,由菠菜份量至長短闊度都依足配方。而配料方面則用上秀珍菇、雞髀菇、靈芝菇和鮮冬菇等菌類,保證吃得健康又有益。
西方人吃素與佛教教條中的食齋有明顯分別。根據佛學和一些中國醫學典籍記載,葱(洋葱、中國葱等)、蒜(大蒜、蒜頭等)、薤(葉似韭,中空,嫩葉可作菜用)、韭(韭黃、韭菜等)及興渠(產於印度,又名芸台)這五類蔬菜,被指為有害的「五辛」,雖具有殺菌作用,但含有特殊的滲透臭,會刺激心、腦、眼目,甚至令人增慾發淫,故不會列在齋菜之中。
店名:素食一家
電話:23668892
地址:尖沙嘴金馬倫道10號宏威中心地庫
座位:110個
營業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11時半
付款方法:現金及信用卡(Visa,Master及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