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五十年代的深水埗大坑東邨部份公屋將於短期內清拆,受影響的二百多戶貧困綜援長者卻無力支付新屋的基本裝修費用。有見及此,早前蘋果基金撥款資助香港聖公會基愛大坑東社區發展中心推行「安居樂業社區互愛計劃」,聘請失業工友助弱老解決搬遷裝修的困難。
「可以住到咁靚嘅屋,真係好驕傲,但係搵三行裝修間屋,起碼六、七百蚊一工,人工費咁貴,邊度畀得起。我諗住唔整間屋;後來知道有工人免費幫我裝修,梗係好開心,真係慳番好多錢㗎!」八十歲白髮蒼蒼的胡婆婆喜孜孜地說。
獨居的她,沒有結婚,從事家庭傭工五十多年,退休後,依靠生果金及僅餘的積蓄維生,須節衣縮食過活。在大坑東邨住了七年多的她,為幫補生計,每日大部份時間均會留在家中,從事「手作仔」工作,賺取微薄收入。
她坦言:「試過連續開工五個幾鐘頭,幫工廠穿吓牌仔,每個月都係賺二百幾蚊;經濟唔好,今年生意都少咗好多,搬屋之後,租又會貴幾百蚊,𠵱家好彩有義工幫我搬屋,減輕經濟負擔。」
關伯夫婦依靠微薄的綜援金過活,經濟緊絀。八十一歲的關伯患有痛風症多年,八十二歲的葉婆婆則從事清潔工作。數年前,關伯突然中風,她遂辭退工作,照顧其起居飲食。
患糖尿病的葉婆婆由衷地說:「其實知道有得搬屋,真係好擔心,唔知搵邊個幫;𠵱家有資助,唔使咁吃力。」她笑言:「我哋啱啱睇過間新屋,入面好光猛,廁所同埋廚房又夠大,窗都多幾隻,空氣應該會好啲。」
從事三行維修行業超過二十年、現年三十七歲的陳師傅表示,以往自資經營維修公司,因生意欠佳已結業,現失業多月。月前開始參與大坑東邨裝修工程的他喜形於色地說:「呢個計劃除咗幫到有需要嘅貧困長者之外,對於我哋班失咗業一段時間嘅工友嚟講,重可以推動番大家對工作嘅熱誠。」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三十一萬二千元,資助香港聖公會基愛大坑東社區發展中心推行「安居樂業社區互愛計劃」,幫助受大坑東邨重建影響的獨居長者裝修新居,包括:安裝光管、廁所架、窗簾及鋪膠地板等,改善生活環境,減輕貧困長者的經濟負擔。
此外,該計劃聘請深水埗區的失業工友,負責有關家居維修工程,讓他們重投勞工市場,重拾工作信心。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