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環昨發生焚燒近二十小時的「長命火」,直至今日凌晨零時才救熄。現場是著名購物街——利源東街的一幢七十年樓齡五層高舊樓,由於樓宇內儲存大量皮革,加上外牆被鐵片緊緊包着像焗爐般,大火愈燒愈烈,令現場極度高溫,濃煙沖天籠罩整個中區,遠遠可見,灌救極為困難。有專家警告,幸好及時將火勢控制,否則大火長時間在密室中焚燒,不斷上升的高溫,可能會將鋼筋熔化,導致舊樓倒塌。 記者:簡明恩、卓永強、鄭大康
今日零時火警雖才撲滅,但消防員仍在灌水降溫,未知會否影響今晨中環繁忙交通。幸好昨日是星期日,加上天雨,火警現場的利源東街二十四號一帶沒有了平日擠滿購物旅客及川流不息的中環上班一族,令這場大火不致造成傷亡。
火警現場原業主李炯光表示,他是在二十八年前,一連購入利源東街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號三幢五層高大廈,從事皮革生意,至兩個半月前才以二千六百八十萬元轉售給新世界發展公司,再以每月五萬元向新世界租回二十四號樓宇繼續經營,地下及二樓是門巿,三樓是寫字樓,四、五樓是貨倉,今次大火相信損失約二百萬元。據悉,發展商計劃三年後將整條利源東街重建。
火警發生在昨晨五時二十五分,起火地點在地下至二樓梯間,當時門外攤檔商販發現大廈有煙冒出,立即報警。消防員到場時發覺大廈被重重的鐵片包住,大火已由樓梯迅速蔓延至樓上各層,加上大廈外狹小街道豎立密密麻麻的攤檔,消防員灌救困難,於是在六時十六分將火升為三級,增加至一百名消防員合力撲救。
消防處港島總區副消防總長朱文駿指出,現場由二樓至五樓外牆完全密封,沒有窗戶提供散熱及降溫,同時儲存大量皮革及PVC膠,火場十分高溫,而且樓梯狹窄,消防員無法進入灌救,因此消防員首先要將德輔道中與利源東街交界兩條鐵柱鋸斷,再將利源東街一列攤檔簷篷拆掉,讓消防車直接駛至起火大廈地下救火。
消防員首先升起升降台,以人手鑿開包住大廈的鐵片,用電鑽在外牆鑽開多個一米多闊的牆洞疏氣,並透過牆洞射水灌救;另外又派出煙帽隊進入火場撲救。由於大廈唯一的樓梯十分狹窄,而且貨倉通道彎彎曲曲,直至昨午二時四十四分,大火才受到控制,火警期間,濃煙密布,直沖十多樓高,一名消防員吸入濃煙不適。
副消防總長朱文駿表示,相信起火原因無可疑,因為現場是戰前樓宇,初步觀察,大廈並沒有儲存危險品,走火通道亦沒有阻塞,基本上合乎此類樓宇的消防規定,至於外牆的鐵片是否加建,則待屋宇署進一步調查。
現場五層樓在大火中已完全被焚毀,樓宇初步未出現危險,由於火場溫度仍然極高,消防員在大火受控制後仍不斷要射水降溫,直至今日零時火警才救熄。
中文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吳恆亮指出,由於火警現場是一個密室,不斷焚燒,令溫度上升,一般大廈的鋼筋,熔點約為攝氏一千七百度,相信在今次大火中,現場高溫已超過攝氏七百度,如果不及時將火救熄,當高溫達到鋼筋熔點時,大廈便可能像美國世貿中心般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