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香港經濟面對轉型之際,有工商界認為香港應該向提供高增值服務方向發展,特別是利用過去十多年與中國打交道的經驗,為有意進軍內地的外國中小企提供各種商業顧問服務。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智思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中承認,現時香港面對的經濟問題,並非單純是經濟衰退,當中還有心理因素,由於不少港人擔心經濟前景,所以不肯消費,間接令經濟進一步下挫。不過陳智思認為,心理因素下跌快,回復也快,相信很快有改善。
此外,他又指出,其實香港經濟狀況並非如數據反映這樣差,主要是香港不少廠商在內地及外國設廠,他們賺取的資金未有回流香港,也沒有計算到各項經濟數據之中,這個情況如英國倫敦、美國紐約一樣。
至於未來香港經濟轉型後的出路,陳智思認為,發展高增值服務性行業,例如金融、法律等服務,是不能避免的大趨勢。
陳智思指香港不可能變成美國矽谷,但卻擁有不少優秀、專業的服務行業,這些均是香港的優勢。
他表示自己接觸不少東南亞中小企業東主,他們想全力發展內地市場,但又因對中國市場缺乏認識,特別是一些有關內地貪污等新聞,更令他們不敢輕言進入內地。
陳智思說他們或有誤解,但十多年前港商也有相同誤會,不過今日港人已對內地市場有豐富經驗,正好以此協助他們打入內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