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修畢MBA並非升職或轉工的保證,但肯定有助提升競爭力,因此這類課程仍然深受歡迎。過往,各間大專院校的MBA課程,內容十分接近,但隨着經濟急劇轉變,時下的MBA已趨向專門化,並各自增添獨有特色,以迎合不同行業及需要之行政人員。
舉個例,進修者若想環球遊學,學習不同管理文化,可考慮中文大學舉辦的OneMBA;若身駐上海工作,則可修讀香港大學及上海復旦大學合辦的IMBA。可見今時今日,修讀MBA已不再局限於傳統模式。
事實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勢下,管理行政人員更須擁有廣闊視野,以及熟練的管理技巧,故傳統的MBA課程已不敷應用,新趨勢是更着重國際商務技巧。
先說中文大學舉辦的OneMBA,該課程由中大與世界各地學院合辦,學員有機會到美國、荷蘭及南美等地「遊學」,與各地的管理人員交流,以學習不同文化的管理技巧,從而應付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報讀人士除須具備大學學位外,還要擁有最少7年行政管理工作經驗。
至於香港大學及上海復旦大學合辦的IMBA(InternationalMBA),課程於上海復旦大學進行,特別適合身在上海工作,並有意學習國際商務技巧的行政人員報讀。入學資格須持有大學學位、3年或以上工作經驗及滿意的GMAT成績。
事實上,其他大專院校亦有舉辦別具特色的MBA課程,例如理工大學設有4種MBA,包括一般管理外,還有服裝、金融和資訊科技等專科,迎合不同行業的管理專才修讀。
又如公開大學舉辦的中文MBA,教材主要以中文編寫,課程內容集中討論中港台的商業個案,特別適合從事中國貿易,或負責發展內地業務的行政人員報讀。
而城市大學設立的iMBA(InteractiveMBA),特點是學員可隨時透過互聯網學習及取閱課程資料,並藉此與其他學員溝通,不用受上課時間限制。
此外,多間大學包括中文大學、城市大學、科技大學及嶺南大學均有舉辦ExecutiveMBA(EMBA)課程;EMBA課程的宗旨是,讓高級行政及管理人員進一步提升管理技巧,並與不同機構的管理人交流心得,故其入學要求,較一般MBA更高,申請人除須擁有大學學位外,還要至少具備5至6年行政及管理工作經驗。
以往,各機構所舉辦的MBA課程,內容差異不大;但發展至近年,各間大學舉辦的傳統MBA課程,內容不盡相同,各有自己的特色,舉例說,浸會大學舉辦的MBA,以中國商貿為教學重點,特別設立內地金融、市場及法律等科目。
又如科技大學的MBA,學生可在進修的第2年,選讀金融、管理或資訊科技等相關科目。中大亦設有專修金融或健康護理的MBA,可見今時今日的MBA,逐漸趨向專門化。故修讀者在揀選時,別單純以院校的知名度作標準,是否合乎本身需要才是最重要的。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