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殊政府攻伊之心日見堅決的「戰爭高危」氣氛籠罩下,油價已攀升至逼近油組(OPEC)訂定的22至28美元「穩定油價機制」上限。
儘管布殊總統上周向聯合國安理會發出伊拉克或有能力在未來數月成功製造核武之警告,但得到攻伊的支持並不熱烈,導致油價稍為回落,但人們又哪會相信美國會就此罷休?
通過外交程序做「秀」,可能只是「明修棧道」而已,除去侯賽因這口「眼中釘」,幾已是布殊爭取連任的最佳本錢。槍口對外,民主黨在國家安全、反恐怖主義的大前提下,又何來藉口和時間利用經濟問題來攻擊布殊?所以有理由相信,美國在未來數月將會更積極部署攻伊。至於日期可能是明年第1季,因為有專家認為,1、2月份是最適合(在中東)作戰的氣候。
假若推測無誤,則油價不但居高不下,一旦開戰,油價更可能迅速飆升。
根據國際能源局(IEA)估計,撇除耗油國貯存量已跌至危險水平因素,石油之「戰爭溢價」(warpremium)將不少於8至10美元1桶,換言之美國一開始屯兵中東,原油價格不難升至接近40美元1桶。
目前不少分析家認為,美國若能速戰速決,油價將會先升後跌「突」,對全球經濟衝擊不至太大。可是狡猾的侯賽因吸取了10年前毫無還擊之力的慘痛一役,會否已暗中調兵遣將,待美國來犯之際,以「寧為玉碎」之戰略,向鄰近國家進行突襲,引發中東混亂?
前沙地石油部長耶曼尼警告謂,不排除侯賽因會向南面的沙地及科威特發射生化武器,倘如是將會造成數以10萬計人命傷亡,油井運作或會停頓,油價將會飆升至3位數……!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