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和記黃埔(013)旗下百佳超級市場行政總裁艾一帆(IwanEvans)說,該公司正計劃拓展內地超市業務,並會以購物廣場(megastore)模式為主。
預料未來數月,再開設約8間新店,包括年底於廣州黃埔開設新店,內地員工將由6000人增至1.1萬人。
和記黃埔董事總經理霍建寧曾說,於港經營超級市場困難,毛利率只有1.5%。艾一帆回應說,內地經營超市更困難,毛利率更低。單於廣州市,競爭對手便達18個,更不乏知名國際品牌如嘉樂福、萬佳、Wal-Mart等。他說,應付方法除維持貨品便宜外,也須不斷引入創新意念。
早於84年,百佳開始進入內地市場,但未見成功。艾一凡解釋,內地市民仍未習慣於超級市場購買鮮活貨品,但逛百貨店卻為日常消閒活動之一,促使百佳引進現時的店舖模式──購物廣場,引入更多食品以外的產品,供客戶選購。他透露,內地購物廣場營業額內,逾半來自非食品,香港只佔一成。但因本港店舖面積有限,相信要待市場逐漸成熟,才考慮增設購物廣場。
連同上周六開幕的廣州富景花園購物廣場,百佳現於內地共經營4間購物廣場,其中廣州佔兩間、深圳及東莞各一,介乎10萬至20萬方呎。廣州富景店,是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商業服務總公司共同合作發展,百佳持股量稍高於中方,但他未透露這店舖的投資總額,只說開設一間購物廣場,需投入近8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裝修,包括設立行人電梯等,另存貨值也達1000萬至2000萬元。
艾一帆指出,每間購物廣場每日約有2.3萬至2.5萬宗交易,平均每籃貨值約78元,較香港店舖為高,主因是非食品貨物比例較多。平均每間經營起首數月便有淨現金流入,若不計算持續投資,整體業務已有盈利。他又預期,未來數年內地業務營業額將超越香港,未來十年內地更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