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小動作 辨別四眼仔

10個小動作 辨別四眼仔

眼睛是靈魂之窗,若不好好保護雙眼,視力會隨時受損,處理不當,後果可大可小。若能及早發現小朋友的眼睛有毛病,治愈機會便會提高,身為家長的,從小帶小朋友驗眼及多留意他們的小動作,已可為他們的一雙小眼提供保障。

記者:周麗懿 攝影:陳穎 ImageKid:孝賢
鳴謝: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胡楚南教授

六個月大要驗眼
據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胡楚南表示,六個月大的BB,雙眼已懂得向物件對焦,在這階段驗眼,可及早發現是否有斜視和弱視的情況。長大至三歲是驗眼的關鍵點,此時視力視覺已發展成熟,驗眼會更準確,也是處理問題眼睛的彈性階段。最遲在六歲前必要驗眼,因此時大腦對視覺的發展已完成,同時也是開始出現近視的年紀,如出現斜視或弱視等問題,還趕得及糾正,否則年紀再大,便較難補救。

眼睛毛病有迹可尋
年幼小朋友不懂表達,可能雙眼的毛病已一早出現,家長不妨留心小朋友的小動作。

1.經常捽眼:因視覺模糊,以為捽眼可看清楚,其實可能出現近視情況,或眼捷毛倒生令眼睛不舒服。
2.瞇眼眨眼:近視或散光的表現。
3.單眼看物:可能由於斜視,令到物件有兩個影出現,故經常單起一隻眼看事物。
4.由睇變「聞」:小朋友投訴看遠物件不清楚和散開,看東西又要行到好近,睇書變聞書的話,可能已經出現近視或散光。
5.成日頭痛:可能與近視、散光和遠視等問題有關,亦可能是雙眼協調上出現問題,令雙眼特別用神,以致經常頭痛。
6.睇嘢側頭:可能與斜視、近視或散光有關。
7.忽然畏光:可能是散光、近視、斜視、睫毛倒生、白內障、角膜損傷受感染等,家長要小心處理。
8.常流眼水:角膜可能受細菌感染,或眼下簾內翻,通常同時會出現畏光情況。
9.經常仆親:可能其中一隻眼睛視力很差,令視覺立體感不足,以致在判斷距離時有偏差,又或者視覺神經出現問題,視野縮窄,所以經常仆親撞到。
10.上堂傾偈:小朋友看不到黑板的字要周圍問,老師不察覺的話,可能誤以為小朋友上堂不集中。

個案實錄

散光先兆側頭睇電視
「二女有時會側頭睇電視,初時唔係咁明顯,後來小一有健康院嘅人去學校幫小朋友驗眼,先知佢原來有近視同散光。」Cathy三名女兒都有不同程度的近視同散光,以二女Cherry較嚴重。「二女有成400幾度散光,近視就有200幾度,大女同細女都係得200幾度散光同100度近視。」Cathy說為了二女的近視和散光不再加深,有時會遮住視力較好的一隻眼,訓練視力較差的眼睛,例如讓她看英文書然後圈出相同的英文字母,希望避免繼續加深。

預防勝治療
不想子女變四眼一族,最治本的方法是注重視覺衞生,在光源充足的環境下閱讀,工作或做功課時保持適當的距離(約30至40厘米),配合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休息,皆有助於預防近視。有需要帶子女去驗眼的話,要慎防有假近視的情況,例如不要在考完試後立刻去驗眼;又或者要求專業視光師作放瞳驗眼,令睫狀肌放鬆,使驗眼準確度提高。

為戴眼鏡扮近視
不少小朋友為一嘗佩戴眼鏡的滋味,不惜向父母表示「睇嘢唔清楚」,博驗到近視晉身「四眼一族」,胡教授自己也遇過不少這類小朋友,「我試過同一個6、7歲嘅小女孩驗眼,佢同媽咪講話自己睇嘢『矇查查』、頭痛同成日眨眼,令佢媽咪好緊張帶佢嚟驗眼。開始驗眼時佢話連最大個F字都睇唔到,如果係真起碼有成2、300度近視。我同佢作客觀檢查,用儀器照一照佢雙眼,發現佢係平光,即係無近視。我再同佢試吓驗左右眼度數,前後放咗200度近視鏡片,佢都話清咗好多,跟住我強調『𠵱家我再加深啲,睇吓清唔清楚』,其實我係放咗一塊平光鏡,但佢就不虞有詐咁話好清楚,咁就證明佢係無近視!」
胡教授說好多小朋友都希望戴眼鏡,建議家長可配一幅平光鏡或太陽眼鏡給小朋友,滿足他們之餘,亦不怕苦害一雙健康眼睛。

專家意見:
據胡教授所講,Cathy所做的其實是糾正弱視的做法,並不是可以預防或控制近視。而以科學角度來看,一些視力訓練、氣功又或者是國內流行的健眼操,對控制或預防近視仍未得到確認。

何謂假近視?
假近視會出現在小朋友和大人身上。由於眼球內的晶體在觀看近距離的東西時,會自動變形對焦,如長期在這個狀態下,例如小朋友經過連日的考試、長期打遊戲機等又缺乏休息的話,控制晶體變形的睫狀肌便得不到鬆弛,暫時出現假近視。

參考網址:www.hkappo.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