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主辦《吳門雅韻》,邀請蘇州崑劇院到來,將於九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在香港大會堂劇院,演出一系列古典崑劇。
這次最特別的,是不用擴音機,全部原聲演唱,非常難得。其實有「咪」之前,全世界演唱都是原聲,現在西洋歌劇基本上也不用咪,但中國戲曲變得很靠咪了。
我看粵劇大戲就怕咪聲,往往開得太響,花旦高音和鑼鼓聲經常震耳,聽電動噪音多過享受音樂。演員如果忽然失咪,便開口無聲,像做默劇。流行歌星演唱會更是主要聽電子音響器材,尤其是新歌星在龐大的紅館,根本上很難聽到真正「歌喉」。
幾個月前,我在蘇州看過這批蘇崑名伶幾晚演出,特別安排在拙政園隔壁忠王府內古戲台上演,便是原聲不用咪。古戲台頂的拱形木製藻井,已有古典擴音效果,整個戲台式樣精雅,建在戶內大廳中,不怕風雨。我們坐在藤椅,一邊飲茶一邊看戲,格外舒服,頗有「堂會」風味。
大會堂劇院不可能有忠王府古戲台風味,但劇院的傳音設計應該不錯,又不像兩層音樂廳那麼大,原聲大概也有理想效果吧?只是禁止飲食,不能犯規。我覺得看戲時品品茶飲飲酒吃吃點心,更有情趣,不准喧嘩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