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戰事 - 李敏

顏色戰事 - 李敏

在華納當創作總監時曾體會到公司顏色(CorporateColour)的重要性。華納的標誌是藍色的,但不是隨便一種藍,無論在任何平面上出現,都要是指定的四色(紅藍黃黑)比例或專色,如有偏差,老闆就有面色。
有基礎的大機構通常不會隨便更換標誌和產品的顏色,你不會見到藍色的可樂、藍色的麥當勞招牌或藍色的萬寶路香煙包。
在香港消費市場,藍色經常與紅色對敵:紅可樂對藍百事、紅惠康對藍百佳。
我相信紅與藍的對比最先是為了提醒消費者兩種產品的分別,A品牌用了的顏色B品牌就不用,這可以避免人們買錯汽水或入錯超級市場。久而久之,對比變成了對抗,而公司顏色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中也就成了一種設計的學問。
顏色可以是一種語言。
如果要你用一種顏色來代表自己,你會用哪一種呢?有沒有想過善用顏色學來包裝自己呢?
看過台灣奇女子璩美鳳的一個專訪,她打開衣櫃,所有衣服都是白色的,純純的。
顏色可以是一種掩飾。
更正:本欄於9月9日刊登之《特等人生觀中》犯錯,唐滌生先生並非卒於1986年,而是1959年9月15日。今為唐先生死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