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歌舞音樂劇SinginintheRain10月跳到香港

經典歌舞音樂劇SinginintheRain10月跳到香港

提起「歌舞片」,25歲以下的一臉疑惑。「《芭拉芭拉櫻之花》算得上歌舞片嗎?」那些健身操當然不能稱之為舞蹈。
歌舞片興起於20、30年代,有聲電影技術剛出現,默片失勢,連堅持拍默片的差利都在作品中加入配樂。沒有聲音會比音樂更好聽了,史上第一套有聲電影叫《爵士歌手》,聽名字就知道是要Sell音樂,之後影片不斷加入舞蹈也自然不過。《雨》以20年代尾有聲片出現時為時代背景。百老匯式歌舞連場、故事浪漫、情節愉快感人,是公認歷來最偉大的歌舞片,舞台劇版本將於10月初在港上演。
記者:何兆彬

默片時代背景
看過柯德莉夏萍的《窈窕淑女》(《MyFairLady》)嗎?《窈》是由舞台劇改編成電影的,從前人人都以為電影會慢慢取代舞台劇,哪想到,舞台劇?歌舞劇不但不死,而且以愈來愈現代的方法出現。《Singin'intheRain》(《雨中樂飛揚》,台灣?大陸都譯作《萬花嬉春》)是1952年的原創電影,後被改編成舞台劇,今年巡迴至香港演出,距電影上映剛好50年。
故事講述20年代尾乃默片時代,隨着有聲電影出現,電影公司都趕緊推出有聲電影,默片明星也得為這革命作好準備,除表演方法不同外,他們更隨時會因為嗓音太難聽而被淘汰。聽來搞笑想落又幾悲哀。

舞王GeneKelly代表作
《雨》片當然是歌舞連場,但重要的是歌舞都與劇情緊扣。全片喜劇感重、對白精警,還有灰姑娘式橋段(男主角是默片巨星,意外地遇上的女角只是個初入行的小演員),女孩子最愛看。電影世界也很單純,片中幾乎都沒有壞人。《這個殺手不太冷》中,Leon殺人時冷血,私下卻單純得愛植物多過愛人,有一幕他在影院獨自看電影,就是看《Singin'intheRain》。
不論電影版或舞台版,看《雨》都得認識真‧基利(GeneKelly)這一代舞王,《雨》正是其代表作,初看《雨》的,定會被他的踢撻舞迷住。特別留意是GeneKelly不但跳舞、編舞,他還是學電影攝影出身的,這片的導演正是他本人(他與StanleyDonen合導)。

每場下雨5,000公升
電影版《雨》是經典。在任何「偉大電影選舉」中,它都佔前列位置,AFI(美國電影協會)選影史100大電影,就把它排在第十位。影評人都愛它愛都不得了,RogerEbert就說:「沒有歌舞電影比《雨》更有趣好玩了,而經過多年仍然歷久常新的(電影)就更少了。」的確,筆者剛剛在家中重看其DVD影碟就依然振奮得腳踢踢。
有看過去年在香港演出的百老匯劇《西貢小姐》的,都認為戲認真麻麻,但製作還是很悅目,尤其賣點落在那1:1大「會飛」的直升機。《雨》舞台版也有特技賣點,宣傳說每場《雨》劇演出都共用5,000公升水,這種現場感卻是看影碟感受不到的。

日期:10月1日(二)-10月6日(六)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票價:
$295、$395、$595(日場)
$350、$425、$695、貴賓套票$1,295(夜場)
網址:www.singinintherain.com.hk
查詢電話:3128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