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署長:金額有下調空間<br>26萬宗領綜援歷史新高

社署署長:金額有下調空間
26萬宗領綜援歷史新高

【本報訊】失業率持續上升,上月申領綜援的個案飆升至超過二十六萬宗,創下歷史新高。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昨表明,綜援金額有下調空間,因在過去四年,本港累積通縮超過百分之十二,但綜援的標準金額卻只凍不減。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若政府削減綜援一成,涉及的款項為十六億元。
林鄭月娥昨出席青年高峯會時表示,近年申領綜援的個案不斷上升,上月領取綜援的個案就有二十六萬五百多宗,是歷來以來新高,其中領取失業綜援的個案更升至三萬八千多宗。
林太指出,在過去四年多以來,通縮已累積至百分之十二點四,但綜援金額卻連續凍結至明年三月底,從未作出相應下調;在綜援申請日增下,綜援標準金額在凍結期後有下調空間。

綜援開支百六億
但她強調,這與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要求部門明年削減開支百分之一點八無關。
社署本財政年度綜援方面撥款開支為一百六十億元,較去年一百四十四億元高。林太預期今年綜援開支將用盡,政府消息人士更估計,因綜援開支沒有上限,今年開支極可能超過一百六十億元,需向立法會追加撥款。
雖然林太沒有透露計劃削減的綜援金額,但以累積通縮超過百分之十二來看,若削減綜援金額一成,一個三人的單親家庭每月標準綜援金額,將由現在的五千元,減至只有四千五百元。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質疑社署的建議本末倒置,在經濟差時自然有更多人需要救濟;她反建議政府先檢視現在綜援金是否足夠,否則在此時削減綜援,恐怕會產生更多家庭問題。
此外,對社署另外需要削減百分之一點八開支,勢將影響資助機構撥款,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希望社署不要一刀切削減撥款,盡可能重整服務和在收費方面開拓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