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海洋石油﹙883﹚受不利傳聞打擊而連跌三天,其首席財務官兼高級副總裁邱子磊接受《路透社》訪問時重申,中海油在05年的總產量可達到1.7億至1.75億桶油當量,即較01年的9540萬桶上升78%;06年以後每年石油及天然氣產量仍可維持最少3、4%增長。
摩根士丹利本周三發表報告,指中海油單靠現有油田資源難以達高增長承諾,未來要透過更多海外收購來達目標,建議趁油價高企時沽售中海油,目標價為8.6元。中海油由周三起連跌三天,昨又跌4.19%,收報10.3元,累計跌幅達7.2%。
邱子磊除預期其產量可維持低單位數的增長外,更表明可於年底前完成收購澳洲西北大陸架天然氣項目。他又稱明年有2、3個項目投產,04年有6、7個,05年完成約4個,06年完成2個。
中海油保薦人之一、美林證券昨日亦發表報告,力撐中海油將繼續發掘新的油田以填補不斷開採後的空間,舉例說中海油日前便證實南海番禺34-1地區有天然氣,同時此類開發新油田的速度有加速之勢。因此,該行認為中海油的一年目標價仍可達13元,維持其評級為「吸納」。
另外,內地報章引述中石油﹙857﹚董事局成員稱,鋪設「西氣東輸」時亦同時鋪設光纜,當輸氣管道建成後,光纜會為沿線居民提供通訊服務,該公司將與有關當局商討申請牌照等營運上的具體事宜,相信問題不大。
該公司助理秘書毛澤鋒則表示,鋪設光纜是為確保「西氣東輸」的全自動控制系統運作順利,加強通訊有助減低成本,故光纜只是工程一部份,不但用於對外提供服務,光纜鋪設費已計入西氣東輸專案內。
不過,聯合國的評估報告則指出,倘若從新疆鋪設寬帶網至上海,耗費必定超過1億美元,若與天然氣管道工程一起鋪設,則可大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