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箱作業 議員震驚 促減收費<br>西隧賺大錢竟自動加價

黑箱作業 議員震驚 促減收費
西隧賺大錢竟自動加價

【本報訊】司機大佬每日掏三十五元過西區海底隧道的時候,都會以為西隧有嚴重虧蝕,但原來大家「受騙」了!據悉,這條全港最貴的過海隧道去年已經轉虧為盈,今年盈利數字更跳升近兩倍,營運利潤達兩億元。 記者:李慧玲、麥志榮

立法會議員對西隧靜悄悄有錢賺表示「震驚」,促請隧道公司減價與市民共度時艱,並藉此吸引更多車主使用,減少其他兩條隧道擠塞情況。

晤廖秀冬商加價機制漏洞
據本報了解,自一九九七年投入運作的西隧,去年(○○?○一年度)首次轉虧為盈,營運盈利(operationprofit)有七千萬元,而今年(○一?○二年度)營運盈利高達兩億。營運盈利應指未扣除稅務、固定資產投資的利潤。
不過,已轉虧為盈的西隧,今年七月仍以前年(九九?○○年度)虧蝕逾五億元為由,通過自動加價機制加價兩成半。
立法會議員鄭家富批評自動加價機制有漏洞,隧道公司可以透過會計上的調動,令收益達不到指標而不斷加價。他將會約晤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要求修改有關規定。
本報日前多次就上述問題向西區海底隧道公司查證,但西隧以財務部人員需開會而一直不作回覆。但本報翻查擁有西隧股權的中信泰富○一年年報發現,該公司承認「繼○○年底調高收費後,西隧初次錄得溢利。」
民主黨李華明對西隧有錢賺表示「震驚」。他批評西隧透明度嚴重不足,並促請該公司薄利多銷,減價以吸引車主,為其他隧道分流。他說:「建西隧為分流,但現在西隧太貴,太少人用,根本不能為紅隧、東隧分流!」

三十年專營權保證盈利
工聯會陳婉嫻對西隧已經連續兩年賺錢表示吃驚。她說:「我的選區在九龍,工聯會也在九龍,但我常常要在港島立法會開會。黃昏過海時,其他兩條隧道太擠塞,只有選用西隧,但每次都非常肉痛,實在太貴了!但一直以為西隧蝕錢,所以即使貴都沒有辦法。」
西隧的專營權條款規定,在三十年的專營權內,西隧有自動加價機制。若隧道每年的淨收益達不到既定的指標水平,就可自動加價。
但西隧自九七年通車後,流量一直偏低,到二○○○年累積虧損達二億元,所以在當年十二月首次按自動加價機制加價。今年七月,西隧再以需償還銀行貸款,累積虧損七億元為理由,淨收益未達指標,第二次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