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寶:中銀報告僅個人意見<br>官商撐聯匯遠期港元續受壓

劉金寶:中銀報告僅個人意見
官商撐聯匯遠期港元續受壓

【本報訊】儘管財金官員及銀行界「力撐」本港實施聯繫滙率的成效及對政策的支持,但遠期港滙在商業沽盤及借勢炒賣的情況下繼續受壓。交易員認為,不排除短期內仍有小量現貨及遠期沽盤。身兼中銀香港(控股)(2388)總裁的銀行公會主席劉金寶重申公會支持聯滙的立場,又指中銀國際報告內容,並不反映中銀香港以致中央政府看法。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日重申,無意改變現行聯滙政策。兼任中國銀行副董事長的劉金寶表示,中銀國際(中國銀行全資附屬機構)報告內涉及聯滙的評論,只是研究員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中銀香港,更遑論是中央的看法。
劉金寶指出,聯滙自1983年實施以來行之有效,公會支持現行政策維持不變。近日遠期美電急升,他相信是投資者借勢炒作、月底市場對美元需求上升,及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利好所致。目前,銀行體系結餘約11億元,劉氏認為資金充裕,外滙市場運作正常。

柯清輝:經濟復甦才檢討
由於下周一結餘將降至3.15億元,故兩日息昨升至2至2.125厘。1年遠期美電溢價由前日收市的85點子升至150點子;2年期則由150升至200點子;港滙現貨則報7.7992。
滙豐銀行總經理柯清輝昨日被問到港元聯繫滙率問題時說,聯滙對穩定本港有一定幫助,當年聯滙的設立,正是本港面對信心危機之時,事實證明對本港的穩定有很大作用,目前本港經濟亦正經歷信心問題,因此現階段並非合適的檢討時機。他認為當本港經濟全面復甦之後,才適合檢討聯滙。

鄭海泉:世上無完美制度
恒生銀行(011)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鄭海泉於同一個場合說,有關聯繫滙率脫鈎的言論純屬揣測,世上並無完美的外滙制度,實施聯滙亦需要付出代價。
道亨金融市場高級經理李子凡表示,沽盤夾雜了商業交易及炒賣活動,早前有企業因投資海外,需大手買美電,故不排除有人乘機沽港元令結餘縮小,令短息上升以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