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妻妾關係 公開內臟紀錄<br>孫中山珍貴相片書信展覽

揭示妻妾關係 公開內臟紀錄
孫中山珍貴相片書信展覽

【本報訊】「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港策劃革命,成功推翻滿清政府的事迹廣為市民熟識,但對於孫中山的其他家族成員,例如孫中山的妻妾關係、孫中山死後被解剖等資料和珍貴相片,相信鮮為人知,香港歷史博物館去年接收了一批共二千七百件有關孫中山的文物珍藏,館方表示整理妥當後,便會將這批珍藏逐步公開展覽,屆時市民可進一步了解孫中山生平的另一面。

國父死於肝癌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藏品及海防博物館)梁潔玲昨日表示,這批珍藏是由孫中山次女孫琬的契女司徒倩於去年十一月,以低於市值的價錢賣給該館,是該館歷來接獲最大一批有關孫中山的珍藏。
她指,部份相片更是從未公開過,包括孫中山微笑地與其兩名親生女兒拍攝的合照,以及他的次女孫琬丈夫戴恩賽在孫中山死後,為他解剖、拍攝下來的孫氏內臟紀錄。根據戴恩賽的日記指出,孫中山是死於肝癌。
另有兩封家書是孫中山的平妻陳粹芬分別寫給「國父」的首任妻子盧慕貞和孫琬,其中陳粹芬更以「庶母」身份寫信給孫琬,梁潔玲稱,這反映一直追隨孫中山進行革命的陳粹芬,其平妻的地位獲得孫氏家族承認。
她續稱,這批珍藏中部份也提及早期香港的情況,例如孫中山長子孫科於一九二五年曾去信當時身在澳門的戴恩賽,指香港及澳門極可能會爆發反英法兩國的暴亂。又《星島日報》創辦人胡文虎在一九四五年一月時,曾去信在內地的戴恩賽,講述香港淪陷的慘況,要求戴恩賽募捐糧食予港人等。
梁潔玲指,該館現正整理這批珍藏,並會逐步將珍藏放於正在舉行的「孫中山與近代中國」展覽中(見表),預計於今年底,市民可向香港歷史博物館參考資料室參閱有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