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變數難料 格老捱批

國際視野:變數難料 格老捱批

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前日出席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作供時,被議員要求解釋為何他在7月份預期今年美國經濟會有3.5%至3.75%增長,理據何在?格老僅輕輕帶過謂,若根據現況來衡量,必須重新作出估計,並應稍為調低。
從發問議員面上表情,已看出他對這個答案不甚滿意。翌日,格老言論更被大多數傳媒認為他對美國經濟前景由樂觀轉向悲觀,甚至有報章社評批評他食言。
格老作為掌握第一手資料的掌舵人,不可能對整體經濟發展前景作出太大差異的評估,格老沒有即時將預測調低至具體水平,是不想一錯再錯?

避重就輕免出錯?
美國今年上半年平均經濟增長錄得3%(第1季5%、第2季1.1%),若從表面數字推測,要達致3.5%並非沒有可能。問題是假若格老只憑數字揣測,沒有把原因(第1季是愛國購物情緒之延續)和現實(第2季已急劇回落)作出深入研究和比較,那麼預測豈不變成信口雌黃?相信一位殿堂級大師之智慧不至於此吧!
美國經濟復甦步伐確比預期緩慢,尤其是企業會計醜聞陸續曝光導致股市大幅滑落,經濟數據又顯示製造業疲弱,就業增幅停滯不前,零售業表現參差,加上布殊總統攻伊之心愈見堅決,導致投資存在風險,消費亦可能受影響,美國經濟備受不明朗因素困擾,究竟何去何從,實不易揣測。此所以格老迴避問題之餘,是敦促國會必須確保財赤不可長期出現,任何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都應暫時要擱置。意味一旦開戰,美國財政負擔將更沉重,到時利率上升,必定扼殺美國經濟復甦動力。變數難料,格老捱批,奈何?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