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周末絮語 - 李怡

李怡專欄:周末絮語 - 李怡

馬時亨遲來的道歉,又受到傳媒普遍唾罵。民調顯示有百分之五十八點二的人認為馬的道歉沒有誠意。
道歉不是為了過關,不是為了保權位,而是對自己負有責任的機構導致公眾損失與不便由衷感到難過,感到抱歉。王䓪鳴、苗學禮、周德熙都曾公開道歉,鄺其志在仙股事件後也第一時間道歉,馬時亨卻在有了公眾不良反應之後才被迫道歉,誰會相信這是誠意道歉?

細價股調查報告說馬時亨毋須負責的理由是:新上任,有許多事情趕着做,需要適應工作責任與文化的轉變,他的辦公室與局方職員有距離,以致失去溝通,故沒有及時審閱除牌諮詢文件。沈聯濤毋須負責的理由是:他的廣東話不靈光,導致前言不對後語。
這樣的荒唐理由,竟出現在號稱獨立的調查報告中,虧梁錦松還說這報告全面、公正、不偏不倚?

最新民調顯示,曾任特首辦發言人的林瑞麟,和上任後頻頻出訪社區的何志平,市民的認知率均不足五成,以致無法對他二人的表現評分。
太奇怪了!作為特首辦發言人,過去幾年頻頻出鏡,與媒體接觸最多,何以如此少人認知?何志平不斷爭取在媒體曝光機會,又何以如此少人認知?可見他二人的曝光,真是十分失敗。

有報道稱,在千名首長級公務員參加的「領導才能研討會」上,董伯發表講話,有參加者說他很累,說話無神無氣,軟弱無力。官場流傳他日以繼夜地工作,早上六點工作到晚上十二點,難免疲態畢露。有參加者說,聽他有氣無力的演說,很難相信他可以帶我們走出困境。
過去五年多的經驗,是董伯愈忙,愈做得多,香港就愈是往下沉淪。香港社會的疲態,實與董伯的疲態成正比。

香港十元新鈔,突然悄悄推出。
本港鈔票,一直由滙豐、渣打、中銀三家銀行發行,現在政府忽然成為第四家發鈔機構,有輿論關心政府將來會不會大量「印鈔票」。梁錦松當日解釋:「發鈔銀行表示沒有興趣發行十元紙幣」,但有傳媒報道,政府只是通知滙豐、渣打會發鈔,從沒有邀請銀行先發。梁錦松有無說謊,尚欠公眾一個解釋。

陳水扁表示願協助中國大陸推動民主化,包括協助培訓選務工作人員。
這會是中共當局最不歡迎以至憎厭的「協助」。民主化已是大陸的忌諱,更何況小小的台灣居然要協助大大的大陸的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