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期貨對沖意義已被扭曲

曾淵滄專欄:期貨對沖意義已被扭曲

美國平安度過911周年紀念日,上周美股港股跌,當時一般分析員的解釋是:投資者擔心911周年紀念會出事。但到了本星期的頭幾天,股市不跌反升,我想,投資者也相信911不會有事。
911無事,美股會不會大升?我看也不容易,因為911周年紀念日時,布殊的演講詞充滿戰爭味道,市場擔心油價猛漲。以前我分析過,如果美國成功佔領伊拉克,油價會由猛漲變成猛跌,因為美國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因此,我也不太擔心石油會長時間維持高價,目前的猛漲只是現貨市場暫時不平衡。一些比較聰明的航空公司如國泰航空(293),早已利用期貨市場對沖石油漲價的風險。
一提起期貨,人們就想到炒賣投機,但是,期貨市場真正的功用就是對沖風險。
當年,美國芝加哥是中部地區農產品的集散地,但是,不論是賣農產品的農夫或買農產品的交易商、飼料商,都擔心農產品因天氣的變化而價格波動,天氣好、豐收,價格低,農夫慘;天氣差、歉收,買家慘,於是期貨交易所就出現了。買家可以通過買入期貨來對沖農產品將來現貨價格上漲導致成本上漲的風險,也讓賣家可以通過賣出期貨來對沖農產品將來價格下跌的風險,買賣雙方都為了減低風險而搞期貨對沖。
但是,97年金融風暴之後,全世界的人都將「對沖」等同投機,失去了期貨對沖原本的意義。「對沖」本該是減低風險而不是放大風險。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