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股災無造市證監也無白色恐怖

小股災無造市證監也無白色恐怖

細價股7月26日出現小型股災,外界認為源頭是港交所(388)的除牌諮詢文件,但也有傳聞指有人存心趁機推低股市,以此作為反對5角除牌的籌碼。不過,日前發表的細價股事件調查報告,否定有集體操控市場,製造人為股災的說法。證監會表示,只發現3宗問題個案,包括1宗涉嫌造市及2宗涉嫌非法沽空個案。
除牌諮詢文件於7月25日中午收市後公布,當日下午細價股並無異動迹象,翌日才出事,有市場人士估計,25日下午開始與細價股有利益關係人士作出部署,翌日才推低股市。不過,調查報告指出,26日股市雖然低開,但並無迹象出現大瀉,到10時45分開始才有股份加入下跌行列,但仍只佔總成交很少,其中主要沽盤來自兆晉國際(491)。約於11時,市場開始將跌勢歸咎於諮詢文件,斬倉傳聞也開始流傳,導致沽壓加劇。
報告指出,7.26當日20大跌幅股份中,部份在之前已累積不小跌幅,例如鈞濠集團(115)及中國星(326),也有股份之前公布的業績欠佳,例如跌幅榜排第4的亞洲聯網科技(679),故不能一口咬定是諮詢文件導致投資者受損。

諮詢文件非元兇
報告引述證監會的調查指出,諮詢文件加上細價股積弱,是當日沽盤湧現的主要原因,另外不少細價股流通量低也導致沽壓增加。受訪經紀表示沽盤來自投資者本人,沒有受到銀行追收孖展,只有兆晉是因未能補倉而被經紀斬倉,引致大瀉,而兆晉大跌對市場構成心理衝擊;證監並未發現當日有組織性沽空及操控細價股的情況,因此其結論是7.26只是市場對諮詢文件反應過敏,當時關於銀行收緊對經紀行信貸,經紀被迫斬倉的傳言證明並不成立。
據了解,當日跌幅榜首的兆晉,是由於一名林姓商人無法補倉,開市後便被大福證券斬倉。
另外,自細價股事件發生後,謠言滿天飛,當時經紀界流傳,證監會派大隊人馬,高調地到多間經紀行調查,製造白色恐怖。不過,據了解,證監會確曾向經紀行以問卷形式調查細價股事件是否涉及人為因素,但實地派人調查只針對一家經紀行,當要求重聽7.26電話錄音紀錄時,該經紀行以當日壞機為由而拒。

調查報告對細價股風波的觀察
1.其中6隻細價股在毫無成交下,市值平均損失16.5%。
2.其中133隻細價股下跌10.2%至53.6%,總成交1.45億元,但只佔當日總市值損失的0.31%。
3.大部份細價股在7月26日前已累積很大跌幅,故一夜之間損失慘重的說法難以成立。
4.7月下旬美股表現疲弱,拖累港股,令股價及成交均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