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息套戥(FixedIncomeArbitrage)對沖基金,與本欄早前提及的中性對沖基金,皆屬同組中較低風險的一群。
基本上,這種套戥策略只是所運用的投資工具啤打系數(Beta)較低而已,手法上也是透過在債券或其他定息項目中,發掘其現貨或期貨市場中受到不同因素影響,導致供求失衡,令到價格或收益出現偏差的項目,從中套利。
至於其風險程度的高低,端視基金運用的槓桿比率而定。由於同時買賣期限接近的債券價格差別不大且回報有限,有時甚至難以彌補交易成本,故一般都會運用合適的槓桿比例來放大利益。
此外,投資債券項目的流通性(Liquidity)亦十分重要,例如當年長期資本管理將重注押於流通性不足的俄羅斯債券,以致陰溝裏翻船,便是典型的反面教材。故此,這亦令現時對沖基金主要以成熟債券市場作投資目標。
由於基金買賣涉及參與沽空交易,部份美國定息套戥對沖基金,會透過當地的回購協議(Repos)及反回購協議(ReverseRepos)市場作為買賣借貨的支援,形式與向證券行借貨沽空無異-需要借貸雙方協議於特定日期,以擬定的價格歸還或出售貨源。部份對沖基金亦會透過抵押債務債券市場(CollaterizedBondObligation,簡稱CBOs)收取貨源,避免在波動市中要應付變動保證金(VabriationMargin)的差額補償。該保證金乃根據每日結算後期貨契約價格變動而定。
債券套戥對沖基金策略眾多,採用蝶式策略(Butterfly)於不同年期的債券套利會是其一。由於債券期貨市場亦存有投機性,不同期貨合約之間的合理價格經常會受到利率曲線的變化而被扭曲。當套利者認為中間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價格與前後合約之間的相互關係將出現差異時,蝶式套利策略便可大派用場。如四年期國債價格偏低,而三年及五年期國債價格偏高時,基金便會買入前者及沽出後者的期貨獲利。
除了以政府收益曲線作套戥交易外,現貨與期貨(CashFutureBasis)及相對掉期差價(RelativeSwapSpread)交易也是常用的策略。前者多在長債高於短債下,國債期貨表現逆向市場中發掘投資機會,而後者則集中在國債及歐洲美元市場中尋找套利空間。
黃敏碩 亨達投資聯席董事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