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去年9月11日遇襲,令當地就業市道雪上加霜,低薪僱員在過去兩年更成為裁員潮下的主要犧牲者,反觀高薪人士遭開刀的情況卻減少。專家認為,「911」事件雖加劇始於去年3月的美國經濟衰退,但只對當地經濟帶來短暫衝擊。
根據美國人事顧問公司Challenger,Gray&Christmas的資料,自2000年至今,年薪少過5萬美元(約39萬港元)的美國打工仔被裁退的機會激增43%,但年薪超過8.5萬美元(約66.3萬港元)的職員被辭退的機會反而減少23%。
美國的低薪職員今年繼續成為開刀對象,這類年薪不足5萬美元的員工被辭退的機會,由去年上半年的18.9%急增至今年上半年的27%。不過,年薪高過8.5萬美元的員工被裁員的機會,從去年上半年的45%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4.5%。
Challenger行政總裁查林杰說,即使美國經濟全面復甦,而企業亦再度擴張業務,低薪員工也未必再次成為爭相招聘的對象。當地企業在全球市場面對愈來愈激烈的競爭,將更依賴合約及臨時員工,以減省成本。該公司引述OutsourcingInstitute的資料說,合約員工市場的價值由1998年的1500億美元(約1.17萬億港元),激增至目前的4000億美元(約3.12萬億港元)。
另外,分析員說,「911」事件的確嚴重打擊美國的旅遊、酒店業及一些建築項目,但當地整體經濟未受深遠的衝擊。此外,「911」只是令美國當時的經濟循環跌至低點,其對經濟的衝擊到去年底已消失。
亞洲經濟抵抗「911」的能力勝過預期,且看來只會遭受「911」短暫的衝擊,因該區上半年經濟強勁增長。其中南韓和泰國等地經濟的抗跌力較佳,受惠於消費市道強勁;但新加坡和香港等較小型市場的經濟較差,因它們較依賴出口。分析員說,由於美國經濟或會放緩,加上油價可能因美伊衝突而急升,均會威脅一些依賴出口的亞洲國家和地區。
美國財長奧尼爾說,歐洲和日本應進一步刺激經濟,以分擔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角色。意大利報章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發表的《全球經濟前瞻》說,若歐美經濟數據持續疲弱,美國聯邦儲備局和歐洲央行應考慮減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