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童讀深圳清華附小不適應

港童讀深圳清華附小不適應

中國最高學府之一的清華大學,今年在深圳新開一間寄宿中小學「深圳清華實驗學校」,也是清華在北京以外唯一的基礎學校。由於學生成績好可獲直接保送入清華大學,結果吸引上千名大陸各地的小朋友報讀,香港也有三十二人慕名而來。但開學僅兩天,香港小朋友因看不到香港電視劇和「冇機打」,又不懂普通話和簡體字,哭嚷着要回港。 北上專題組

十歲的何鎔彬家住葵涌,上學年在石梨天主教小學讀小三,全班考第二名,本學期轉至深圳清華實驗學校讀小四,同班還有來自將軍澳的曾婉瑩(九歲)及葵盛的陳嘉俊(十歲)。開學僅兩天,三個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說:「好掛住媽咪,想快D返屋企。」

宿舍每晚有人哭
個性活潑開朗的婉瑩,被問及對學校有甚麼要求時,她說:「麻煩你喺宿舍入面放個電視畀我哋睇吓,𠵱家日日都冇得睇『皆大歡喜』。我重想日日返屋企,屋企有隻狗仔,𠵱家佢病咗,我想帶佢去睇醫生……」
學校前日舉行開學禮,千多名中、小學生滙集操場,鼓樂喧天。內地和香港的寄宿小朋友都說,宿舍每晚都有人哭,這個說「喊咗少少」,那個說「喊咗DD」。婉瑩說:「女仔差唔多全部都喊,係有兩個冇喊。」她聽見同房幾個同學哭得傷心,自己也哭起來。

不懂國語簡體字
對較內向的何鎔彬而言,寄宿生活份外難過。採訪期間他一直「扁着嘴」,望着地下眼泛淚光地說:「夜晚瞓覺會偷偷地喊。我好掛住媽咪同嫲嫲,我鍾意喺香港讀書。」問他有何願望時,他說:「想退學,唔習慣,我反對過,但係冇效。」談到學習上的困難,他說:「唔識睇嗰D(簡體)字,又唔識講國語。」
不過,嘉俊就對寄宿生活適應得較快,很快便結識了新同學。「如果有得揀,你會繼續讀下去嗎?」嘉俊堅定地點頭。
一位生活指導老師說,內地一孩政策下,小孩成了家中小皇帝,一下子到學校過規律生活,最初難免不習慣,尤其來自香港的小朋友,在聽課和溝通方面都有語言困難。他相信當大家混熟了,情況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