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戰贏家與輸家

反恐戰贏家與輸家

去年九月十一日,恐怖分子捋虎鬚,美國誓言復仇,到十月七日起正式拉起反恐戰幔,總統喬治布殊矢言要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包庇窩藏的阿蓋德「炸出洞穴」,「不論生死」也要捉到阿蓋德領袖拉登。
今天,反恐戰發動了近一年仍未鳴金收兵,相反阿蓋德伺機再襲的警報長鳴,美國更誓要將反恐戰線拉開至伊拉克。
一年了,反恐戰勝負未分,但國際格局卻為之大變。
一應喬治布殊去年擂動戰鼓時的說法──「你不跟我們一道,就是跟恐怖分子一道」,今天的國際格局,彷彿由冷戰時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陣營的對立,變成反恐主義對恐怖主義。非黑即白太簡單了,灰色地帶中,因恐怖和反恐之名,卻分出了一些贏家和輸家。

贏 家
「恐怖大亨」拉登
不論生死,他還是贏了,至少他在九一一教訓了美國一頓,至少因美國以反恐之名誓要攻伊拉克,他如願使西方和阿拉伯世界出現分歧了。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
喬治布殊上台之初拙口笨舌,一場九一一恐怖襲擊使他成戰時總統,聲望一度高達九成,有望成為惟有戰時才能出的大總統。

以色列總理沙龍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衝突不息,美國選擇親以,原因之一是沙龍將阿拉法說成是「我們的拉登」,巴人血腥襲擊等於恐怖襲擊,華府不敢親「恐怖」巴人。

俄羅斯總統普京
普京支持美國反恐,默許美軍在其中亞五個「附庸國」活動,不但令美俄變成戰略夥伴,更可藉反恐之名打擊車臣分離主義游擊隊,華府則閉嘴不置評。

輸 家
伊拉克總統侯賽因
喬治布殊在今年初的國情咨文中,把伊拉克、伊朗、北韓列為邪惡軸心,矢言推翻薩達姆.侯賽因,或令侯賽因繼塔利班後成為反恐戰祭品。

巴人領袖阿拉法
沙龍形容阿拉法是「我們的拉登」,將他妖魔化,結果喬治布殊因反恐立場而公開說要攆他下台。

民 權
九一一後,美國頒布反恐法,擴大警權,設軍事法庭,有權拘捕和審判被指控的非美籍恐怖分子,民權相對給削弱了。香港也通過反恐條例。

無辜人民
不論是恐怖襲擊還是反恐戰爭,像九一一襲擊中的死難者,或美軍在阿富汗反恐戰中誤炸的平民,人民成了輸家。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