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遠離煩囂的大嶼山東涌,近日接連打破空氣污染指數的最高紀錄,昨午創下一百八十五度的新高,逼近「嚴重」水平。環境保護署指出,東涌地勢獨特,令高濃度臭氧得以快速形成。大嶼山的環保人士則質疑,竹篙灣迪士尼樂園工程製造大量塵垢,也可能是東涌空氣每下愈況的原因。
環保署設於東涌的一般監測站,昨午三時錄得一百八十五度的歷史高位,達甚高水平,是環保署自九五年起每日公布空氣污染指數以來,最嚴重的分區空氣污染水平,對上一次紀錄在上月二十八日,錄得一百八十一度,同樣是在東涌。
當指數達到二百時,不但心臟及呼吸系統病患者的健康會顯著轉壞,連一般人也會眼睛不適、氣喘及咳嗽等。
首席環保主任梁伯銘指出,東涌地勢凹陷,不利污染物擴散,前幾天風勢靜止,大量污染物積聚該區,至昨日吹微弱海風,進一步把污染物圍困在東涌,當下午一至二時太陽猛烈紫外光照進地面時,便迅速產生高濃度的臭氧。
香港科技大學海岸與大氣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啟漢則指出,八月二十八日東涌的高污染水平,主要是大量污染物從珠江三角洲一帶吹到東涌一帶,當陽光猛烈時,就會產生高濃度臭氧。
臭氧帶有毒性,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最大,會刺激鼻部、咽喉及氣管的黏膜,症狀包括咳嗽、胸口疼痛、咽喉及眼睛刺痛。嚴重者可以使呼吸系統受感染,損害肺部功能及引致呼吸系統發炎。梁伯銘承認:「東涌嘅臭氧係有慢慢上升嘅趨勢。」
特區政府已經與廣東省政府制訂長期目標,控制珠江三角洲空氣污染。
環保團體綠色大嶼山協會幹事AlanAbraham對於東涌空氣污染一再破紀錄感到「可怕」,他批評港府從來沒有認真對付空氣污染問題,時常諉過於內地污染:「其實迪士尼工程也可能有影響,那裏每日都製造大量塵埃,我記得十年前從大嶼山南部偶爾可看見澳門,現在則再沒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