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霍建寧與胡應湘罵戰的結果,和黃(013)股價已跌至911之後最低位之邊緣。港珠澳大橋對和黃有多大的影響?那得看這條橋怎麼建?由誰來建?除了建橋之外,大橋這端的大嶼山到貨櫃碼頭由誰經營也是關鍵點。
胡應湘主張建橋,但建橋合約不一定落在胡應湘手裏,經過了數碼港的教訓後,相信港府不會輕易將一個如此大的項目簡單的批給提出建議的人,因此由誰建橋的決定相信最終會變成公開招標,胡應湘不一定是勝利者,說不定勝利者是和黃。
公開投標,價高者得的方法就不會有補貼的指斥,我進一步的疑問是:通過公開投標而取得建橋權的商家是不是會有利潤?
要知道,建這座橋必須配合珠海與澳門。珠海與澳門的工資水平低,建大橋的資金用量也比較少,而香港段的建橋者在收過橋費時也不能不與珠海、澳門的參與者分享利潤。
單是有橋而沒有碼頭是沒有足夠的經濟效益,建碼頭的決定是不是也會公開投標?如果是,和黃奪得這個新碼頭的開發權的機會最高,因為和黃是志在必得,免得將來大嶼山的碼頭與他們在葵涌的碼頭爭生意。現在,和黃比較擔心的是港府依照當年數碼港的例子,將建橋與建碼頭的權利一併批給提出建議的胡應湘。但是,我認為這種安排的機會不大,最終的可能結果是胡應湘及其他財團建橋,和黃建碼頭。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