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董建華一手推動高官問責制,今日將要面對首次重大政治考驗。由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委任的二人「細價股風波」調查小組,昨晚已正式向政府提交報告,據了解為免節外生枝,政府決定今日向公眾公布報告內容,而梁錦松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也會召開記者會向公眾交代事件,整個政府亦嚴陣以待,應付可能出現任何政治衝擊。 記者:莫劍弦、尹彥超、許瓊霖
本報昨日以電話成功訪問三百二十五人,八成多被訪者認為,馬時亨應該負責任。而其中約三成人士指他需要辭職,另分別有兩成被訪者指馬時亨應該記過及減薪。同時,有兩成六市民認為馬時亨應口頭或作九十度躬身道歉。
據了解,由於今次事件將會是公眾用來評估問責制是否「名副其實」的重要指標,隨時會進一步打擊特首及特區政府民望,所以政府高層日前已商討如何應付今次政治危機,包括如何應付傳媒及立法會議員的窮追猛打,以及避免令事件升溫。
有政界人士指出,其實馬時亨早已承認自己要負上政治責任,而政府高層認定他最少要負上「不看文件」,以及只懂應酬食飯「罪行」。最近個多月他已不斷透過報章訪問以及與業內人士見面機會,發出這個訊息,以示自己無意逃避承擔政治後果。他指馬時亨曾私下向一些金融界人士表示願意為事件道歉,問題是公眾及議員是否肯「收貨」。
政府消息人士認為,不能將事件責任完全推到公務員身上,因公眾不會接受,政府也很難定立一個問責官員處分機制,應該按事件嚴重程度去決定處分方式。
而港交所及證監會並沒有特別安排,兩個機構的發言人均表示要等調查報告內容公開,再決定如何回應。
一度被猛烈批評的港交所行政總裁鄺其志近期與傳媒午宴,表明以平常心對待今日的來臨。據悉,他在細價股股災後不久,曾向港交所內部員工發出通告,呼籲員工緊守崗位,不要受事件影響運作。
不過,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表示,目前掌握的資料下,馬時亨純粹道歉,相信未必能平息股民受到損失的憤怒。
而科大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質疑,道歉根本不是懲罰:「講句對唔住,我搞錯咗,呢個對馬時亨並唔係一個損失。」
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則指出,不一定要以辭職來顯示官員所承擔的責任:「最大嘅懲罰,唔係辭退職位,而係損失咗喺社會上嘅聲譽。」
至於七月二十六日細價股股災當日跌幅最大的股份,至昨日大部份仍未升回跌市前水平,當日十大跌幅股份中,只有麗新國際的股價升至高於股災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