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路透社電】國際結算銀行(BIS)的研究報告指出,受惠於股市上揚、利率偏低及國民收入增加,全球一些國家的樓價自1995年至今的升幅,已超過經濟基調顯示的合理水平;但近期全球股市疲軟,或會令樓價回落。
BIS對6個國家進行的季度研究報告顯示,美國、英國、愛爾蘭、澳洲和荷蘭目前的樓價,已遠超過7年前預期的水平。其中美、英、荷3國的樓價是得益於股市出人意表地上升,而愛爾蘭樓價是受國民收入增加所帶動。
在1995年至2001年間,美國和英國的實質樓價分別升21%和42%,而荷蘭和愛爾蘭的樓價更分別勁升60%和70%。
不過,該報告向地產投資者提出警告,目前的樓價前景較以前更為不明朗,因全球股市不振,可能預示樓價有下調壓力。但該報告未有具體預測下調的幅度。
這項研究是在1995年首季至今年次季進行,把根據經濟數據推算的樓價與實際樓價作出比較。在接受調查的6個國家中,只有加拿大的樓價在期間的升幅少過預期的指標,比預期樓價低30%。
另外,根據網上地產經紀行TenantWise.com的資料,自從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在去年9月11日遇襲後,華爾街的證券公司大舉遷走,令區內寫字樓空置率升至約10年來最高位。
從曼哈頓南端到中心區以北,向來都是紐約以至全世界的金融心臟。TenantWise的數字顯示,該區目前的寫字樓空置率已達20%,遠高於「911」之前的9%,成為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最高水平。
「911」使華爾街的金融機構領悟到分散業務地點的重要性,不能死守一窟。事件促使證券公司紛紛把部份業務遷出紐約。目前紐約市正面對稅收下降的困境,該市到2005年的預算赤字恐怕會膨脹至60億美元。金融區佔紐約整體經濟達一成,金融機構不斷搬走所帶來的打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