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於倫敦的軍事智囊組織「國際戰略研究所」,周一公布有關伊拉克武器計劃的評估報告,指伊拉克一旦從國外取得核分裂性物料,將可在數個月之內生產出核彈,又指伊拉克現時擁有一些生化武器。報告結果令美英領袖有更充份理據,游說盟國支持出兵伊拉克。
報告指出,伊拉克正發展將核料轉成武器的機器,但仍然需要從國外取得濃縮鈾等所需物料和協助,方可以在短時間內生產核彈。
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奇普曼說:「一旦侯賽因以購買或偷的方法,從國外取得可分裂物料,我們肯定他有能力在數月內生產出核武。」
他指出,雖然國際社會努力銷毀伊拉克手上可攜載核彈頭的導彈,但估計伊拉克現時仍有多達十二枚這類型射程達六百五十公里的導彈,可攻擊沙地阿拉伯、科威特、以色列、土耳其、約旦和伊朗等地。報告又指,伊拉克保留了在九一年波斯灣戰爭和聯合國進行武器檢查前生產的生化武器,包括神經毒氣和芥子氣各數百噸,以及可能達數千公升的炭疽菌。
不過,奇普曼認為,就算伊拉克的民用設施也有能力在數周或數月內生產出新的生化武器,但未必能應用在戰場上。
專家在報告中警告,保留和發展大殺傷力武器和導彈一直都是是伊拉克的「核心目標」。國際戰略研究所華盛頓辦公室總監泰勒直言,伊拉克是對世界的一個威脅。
報告發表前,美國副總統切尼指伊拉克總統侯賽因正積極尋求核武和生化武器,而美國極可能成為其襲擊目標。他重申美國有權先發制人,攻打任何計劃襲美的國家。
但伊拉克否認有關該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和研製核武的指控,批評美英是「一派胡言」。
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已成美英攻伊重要理據。隨着伊拉克戰事如箭在弦,以色列軍方已援權美軍使用該國基地儲存軍備,泰國計劃一旦伊拉克局勢有變,便撤走當地僑民。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