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2時32分時,彭博通訊社打出一段消息,報道美英兩國於周四派出100架戰機,空襲伊拉克西部一處防空設施,歐洲開市後油價顯著挾高,金價也穿越了320美元的關口,可見這段消息絕非無關痛癢,中東局勢原本已頗為緊張,如今更令人有如箭在弦之感。
但當時港股反應異常平靜,香港市場效率一向不高,加上市況已淡靜了一段長時間,效率更差絕不足奇,而且恐慌性拋售這回事,一向是說來便來,大市平靜時投資者心安理得,可是跌勢一起動便會觸動恐慌情緒。所以筆者那時絕不敢掉以輕心,平靜的市況,只當是額外贈送的思考時間,筆者的確花了逾半個小時去思考美股當晚的反應,並務求在收市前求出答案,否則周一隨時已是另一個世界。
其實筆者在其他專欄至少寫過兩三次,美國向伊拉克開戰應不會觸發大規模拋售,根據以往經驗,反而會有反彈,筆者仍是傾向這個看法,而且港股縱然效率差,三時半後仍沒有異動,更增強了信心,但問題實在是知易行難。可能過了幾個月,證明上周五是入市的絕佳時機,那時那刻要在重大不明朗因素下加注,卻是極難做到。
「不怕一萬,最怕萬一」的心理,反而是當時的主要困擾,筆者雖決定傾向看好,至少不認為會出現恐慌性拋售,但另方面,卻不自覺地評估恐慌性拋售的情景,考慮帳面損失會有多少,會否有現金流問題、自己又可不可以承受大額帳面損失所造成的心理壓力等。結果筆者心裏是看好,卻做了認為應是最恰當的事情,就是減少持股量至自己心裏舒服的水平,就算恐慌性拋售出現也可堅持作戰。
有危才有機,很多投機名家可能是在一兩次兵荒馬亂的市況發迹,但正途應是細水長流,保護自己不至一鋪清袋,才是最重要,更多人亂博輸至體無完膚,只是他們的故事太平凡,沒有報道價值而已。
電郵:
黃國英